高一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教程分析.ppt

高一生物基因在染色体上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教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请你试一试,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再把分离定律念一遍,你觉得这样的替换有问题吗?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 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萨顿(W.Sutton) 美国遗传学家,(1877-1916)用蝗虫细胞作材料, 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萨顿的假说由来: 萨顿发现,有一中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只有12条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又具有了24条染色体.蝗虫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双亲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子代体细胞中的这24条染色体,按形态结构来分,两两成对,共12对,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请思考: 从上面的图解我们可以看出,摩尔根等人的设想可以合理地解释,那么是否就能说明这样的解释就是正确的呢? 我们知道,每种生物的基因数量,都要远远多于这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如,人体内有23对染色体,而其携带的基因大约有几万个.这是为什么呢?? 小知识: 在生物细胞中,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相同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不同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 2.2基因在染色体上 问题探讨 分离定律 由此你能联想到什么呢?? 人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几万个基因,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可能有对应的关系吗? 人物介绍 一.萨顿的假说 推论: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 推论的原因: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果蝇的特点: 后代多. 稳定的相对性状; 易饲养; 繁殖快; P F1 F2 红眼(雌、雄) 白眼(雄) 3/4 1/4 红眼(雌,雄交配) × 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 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 果蝇杂交实验图解 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验证这个解释呢? ----测交实验 果蝇测交实验分析图解 请思考: 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人的染色体(23对)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22对(1号——22号) :1对 女性 男性 :同型的(用XX表示) :异型的(用XY表示) 女性体内的23对染色体 性染色体 男性体内的23对染色体 性染色体 22+X 22+Y 配 子 22+X 22对+XX 子 代 22对+XY 受精卵 22对+XY 22对+XX 亲 代 人的性别决定过程: 比 例 1 : 1 1 : 1 *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