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猜猜我是谁? * 现在知道了吧 * 和旁边两位相比,兄弟我也算是一表人才吧 * 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斯大林)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 正如这两个姓名的文字意义一样: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课标要求: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 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斯大林模式”-形成背景 1、苏联的建立:1922.12 2、列宁逝世:1924年1月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 3、苏联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 (1)“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目的: 时间: 核心内容: (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 列宁与斯大林在一起 1、高度集中的工业 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 优先发展重工业 为了加强国防力量维护民族独立, 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请思考:斯大林认为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同资本主义国家有何不同?主要理由是什么? 首先发展重工业。理由: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为了保卫国家,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2)苏联的三个五年计划 名 称 时 间 主 要 成 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 第三个五年计划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 1928年-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1933年-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 材料二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危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 毛泽东在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请思考:苏联的工业化是如何进行的? 牺牲农业,轻视轻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 3、如何评价苏联的工业化之路 课堂思考 (1)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比重上升 (3)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4)国民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 *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 (1)背景: (2)目的: (3)时间: (4) 过程: 2、农业全盘集体化 落后的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根本)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 1929年 1930年 1932年 1937年 开始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掀起高潮 整顿、发展 富农被作为一个阶级消灭 农业集体化完成 * 农 民 加 入 集 体 农 庄 农民在集体农庄用餐 (6)评价 (5)特点 大规模、群众性;出现一些过火行为 ①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次尝试,促进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②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③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④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 资料回放 材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 材料一表明苏联中央在农业集体化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的现象,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材料2: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 苏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参考课件.ppt
- 《公务员法解读》课件.ppt
- 《沟通无极限》培训教材课件.ppt
- 《顾问式销售技巧》课件.ppt
- 《管理信息系统》第章课件.ppt
- 《国际经济法学》(第六)第二章调整课件.ppt
- 《计量测试技术》第章课件.ppt
- 《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高中历史)必修:第课辛亥革命同课异构课件.ppt
- 《落日的幻觉》2课件.ppt
- 《美国宪法》高一(历史)彭敏课件.ppt
- 【立体设计】高考政治第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知识梳理新人教必修课件.ppt
- 【名师测控】九级英语全册UnitWe’retryingtosavetheearthPeriod课件.ppt
- 【培训】怎样做一个成功的房地产销售人员页课件.ppt
- 【桥涵工程(第三)—郭发忠】第一章总论课件.ppt
- 【人教】高考地理复习:第章《城市与城市化》课件.ppt
- 【社工师培训中级综合能力】第六章小组工作方法(中级)课件.ppt
- 【顺势细胞食物六高本】讲稿修订课件.ppt
- 【同步课堂】春八级政治下册:第十课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二)课件.ppt
- 【新步步高】学高一历史人民必修一同课异构:专题三民主政治的扩展课件.ppt
- 【赢在课堂】高考数学第二章框图整合北师大选修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