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社会建制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之,对个体科学家来说,需要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精神和社会道德的灌输。对科学共同体而言,要完善科学活动的自我控制机理—同行评议、论文审查和重复实验,尽量减少同行评议、论文审查的失误。 有条理的怀疑论 有条理的怀疑论是指科学家对任何理论都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接受和信奉。 “如果我们从事于分析那些流行已久的概念,从而指明它们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所依据的条件,指明它们是怎样从经验所给予的东西中一一产生出来的,这绝不是什么穷极无聊的游戏。这样,它们的过大的权威性就会被戳穿。如果它们不能被证明为充分合法,它们就将被修改。如果能建立一个新的,由于无论那种理由都被认为是优越的体系,那末这些概念就会被别的概念所代替。”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一、P85) 所谓有条理,指的就是要用理性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分析他人的研究成果,应采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手段和严格的实验验证方法。同时,科学家有责任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也应允许他人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分析与批判。 2、越轨行为 默顿在40年代提出这些规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被科学家所遵守? 美国科学家M.戈兰于1972年写了《科学与反科学》一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 美国人W.布劳德和H.韦德于1982年写了《背叛真理的人们》(科学出版社,1988年) 还有一本:《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普出版社) 科研越轨行为的界定 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普遍行为规范的背叛。 科学家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按照某种科学假说和理论演绎出的期望值伪造虚假的观察与实验结果,从而支持理论的正确性或者确认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三类行为: 伪造类;剽窃类;僭誉类。 科研越轨事件的一个典型案例 巴尔的摩事件 巴尔的摩(D.Baltimore,1938-)在美国科学界是一位风云人物。他曾是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校长,一位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 他因发现逆转录酶能将核糖核酸逆向转录为脱氧核糖核酸(RNA→DNA)而获得1975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986年4月,巴尔的摩和今西加里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长达13页、题目为“在含重排MU重链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中内源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程式的改变”的实验论文。 论文发表1个月后,今西加里实验室的一位博士后欧图勒(Margot O’Toole)在仔细读了长达17页实验记录后,发现与论文不符。 1991年3月,国会和联邦经济情报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的日期与今西加里的记录不一致,她是用截取日期转贴到日期记录纸带上的方法来造假。 到这时,巴尔的摩才不得不承认自己为今西加里辩护的错误,撤回了在《细胞》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并向欧图勒公开道歉。 今西加里被禁止10年内取得联邦科研经费,巴尔的摩被迫辞去洛克菲勒大学职务。 引人注目的舍恩事件 美国朗讯科技公司下属的、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工业实验室——贝尔实验室于2002年9月25日宣布,鉴于一个外部专家小组调查认定,该实验室的简·亨德里克·舍恩曾大量伪造实验数据,实验室将其开除。 舍恩生于德国,2002年才32岁。 1998年正式加盟贝尔实验室后,在两年多时间里《科学》、《自然》和《应用物理通讯》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十几篇论文。 舍恩的成果产出率和分量,都远远超出大多数同龄科学家。不少人士都看好他,认为他迟早会得诺贝尔奖。 舍恩等人在2001年10月18日英国《自然》杂志和2001年12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宣布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纳米晶体管。此项成果被选为美国《科学》杂志2001年世界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这两篇论文中相似的数据,引发了贝尔实验室以外的科学家对舍恩研究工作的质疑。其他科学家随后进行的研究,却无法重复舍恩的实验结果。 在接到有关投诉后,贝尔实验室邀请5名外界科学家组成独立调查小组,对此事展开调查。 调查小组长达125页的报告指出,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舍恩至少在16篇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 舍恩事件是贝尔实验室77年历史上查出的首起科研人员造假行为。 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一位前途无量的年轻科学家铤而走险呢? 延伸出的二句话 1)科研原始资料是极为重要的 科研原始资料是科研活动中最重要的档案材料,也成为判定越轨行为的最重要证据。一般地,科学家的原始记录被要求保持完整、清晰,不得有修改或者遗漏,更不能遗失。 2)共同署名者应分担责任。 论文通常被认为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署名往往意味着荣誉和贡献,多个署名的排列顺序也暗示了荣誉的分配和贡献的大小。另一方面,署名也意味着责任,全部署名者都应该对论文的真实性负责。 科研越轨行为的原因简析 从科学心理学分析,科学家的越轨行为可能源于个性特点,更有可能源于社会压力。 从科学心理学分析,科学家的越轨行为也可能源于他们渴望对社会生活中的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