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目录
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
名校解析(历史)分类汇编11月第二期O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5、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影响深远,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价值观来自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知识点】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
【答案】B 解析: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价值观是舍生取义、为国捐躯。法家思想的主张主要是改革、严刑峻法,道家思想的主张主要是今不如古、小国寡民,墨家思想的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选贤用能,而儒家思想的主张主要是仁、仁政、民贵君轻、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等,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思路点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4、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A、兼爱 B、以礼入法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
【知识点】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答案】B 解析:董仲舒认为大夫私自放走小鹿是受母恩的感化,于是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这体现了他以儒家伦理纲常为主、以刑法为辅的断案思想,将仁爱思想体现在法律条文中。故选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获取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能力。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3、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知识点】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封建大一统出现在秦朝,而儒家思想的独尊在西汉,故本题选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依据所学可直接解题。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201411)word版】4.“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下列思想与上述评论最相符的是
A.天与人不相胜 B.修身齐家平天下
C.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D.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达到济世救民和自我实现”可知墨家是法家的主张。
39.(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
成 员 占全国
人 口 占国民
收 入 年 代 穷 人
数 目 年 代 工人工
资下降 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 2%[+网] 36.5% 1855年 85(万) 1857年 15—20% 1856年 87(万) 普 通
群 众 80%上 40% 1863年 109(万) 1866—1867年 10—20% 1866年 130(万) ——吴于廑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32037-2017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pdf VIP
- 《我的鞋带我会系》小学一年级劳动教育PPT课件.ppt VIP
- 新发展研究生英语视听说-Unit1-Personality-Traits.ppt VIP
- 焦化厂工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10-铁路运送行李、包裹.pptx VIP
- 英烈传大明山莺列传.pdf VIP
-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精神及认知障碍的治疗.pdf VIP
- SL∕T 618-2021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pdf
- MSA-GRR数据自动生成工具.xls VIP
- 《“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国庆主题》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