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不同金属材料酸碱介质腐蚀研究
Different metal materials under the acid and alkali medium corrosion research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宋 扬
专业班级: 材料化学1001
指导教师: 张福胜
职 称: 教 授
起止日期: 2014.2.24~2014.3.15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1.课题来源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来源:教师科研
课题名称:不同金属材料酸碱介质腐蚀研究
1975年
820亿美元
4.21
1995年
3000亿美元
1998年
2757亿美元
英国
1957年
5亿英镑
1969年
13.65亿英镑
3.5
日本
1975年
25509.3亿日元
1997年
39376.9亿日元
苏联
20世纪70年代中期
130140亿卢布
1985年
400亿卢布
联邦德国
1968—1969年
190亿马克
3.0
1982年
150亿马克
瑞典
1986年
350亿瑞典法郎
印度
1960—1961年
15亿卢布
1984—1985年
400亿卢布
澳大利亚
1973年
4.7亿澳元
1982年
20亿美元
捷克
1986年
150亿捷克法郎
以金属材料为例,据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统计,每年由于腐蚀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4%。美国1975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700亿美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2%,而1982年高达1 260亿美元;英国1969年腐蚀损失为13.65亿英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日本1976年腐蚀损失为92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前苏联1967年腐蚀损失为67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前联邦德国1974年腐蚀损失为60亿美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据我国1995年统计,腐蚀损失高达1 500亿元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目前,全世界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7 000亿美元。
⒉腐蚀事故危机人身安全
腐蚀引起的灾难性事故屡见不鲜,损失极为严重。例如2013年11月22日凌晨3点,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路交汇处,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潍坊分公司输油管线破裂,当日上午10点30分许,黄岛区沿海河路和斋堂岛路交汇处发生爆燃,同时在入海口被油污染海面上发生爆燃。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而且,由于意外事故而引起的停工、停产所造成的的间接经济损失,可能超过直接经济损失的若干倍。
⒊腐蚀耗竭了宝贵的资源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由于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金属年产量的10%~40%,其中2/3可再生,而1/3的金属材料被腐蚀后无法回收。我国目前年产钢量以1亿吨计,则每年因腐蚀消耗掉的钢材近一千万吨。可见,腐蚀对自然资源是极大的浪费,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⒋腐蚀引起的环境污染也是相当严重的
由于腐蚀增加了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量和处理难度,增多了直接进入大气、土壤、江河及海洋中的有害物质,因此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危害了人民健康,妨碍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环境的污染则对材料的腐蚀起到反作用。如80年代,外国学者估算因酸雨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每人1~2美元,在中国,1987年对碳钢材料及表面镀锌与涂漆由于酸雨腐蚀而造成的西南两省(四川和贵州)直接经济损失估算为3.71亿元,占两省生产总值(当时为1648.35亿元)的0.23%[]。 2.本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国内外研究
定义①是将腐蚀的定义扩大到整个材料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非金属材料的迅速发展和使用,其破坏现象日益增多和严重。因此,将金属腐蚀与非金属腐蚀统一在一个定义之内。该定义可用于塑料、混凝土、橡胶、木材和油漆等的老化和损坏。
定义②旨在区别于单纯机械破坏,如机械断裂与应力腐蚀破裂、磨损和磨蚀。
定义③是指在自然界金属通常以矿石形式存在,如多数铁矿石含有铁的氧化物。冶金过程则是将矿石中氧化物还原为金属并将金属精炼或合金化成为金属材料。当钢铁腐蚀时,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是水合氧化铁。可见,钢铁的腐蚀过程就是将金属氧化为矿石或化合物,是冶炼的逆过程,即回到它的自然存在状态。随着非金属材料在工业中大量的应用,非金属材料的腐蚀失效现象也日益严重,譬如油漆、塑料、橡胶和合成材料的老化和早期损伤等。实际上,金属和非金属腐蚀环境和条件以及腐蚀原理上具有很大的差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