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切第14章:拉刀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4.1 拉刀的种类和用途 一、拉削特点 第14章 拉刀 1 生产率高。拉削属于多刃切削,一次行程能完成粗精加工。 2 加工质量好。拉削速度较低(v < 0.3m/s),切削深度小(a p< 1.0mm),拉床采用液压传动,拉削过程平稳。IT8~IT7,Ra0.8~0.4μm 3 拉刀使用寿命长。 拉床结构简单。 刀具成本高。 如图所示各种截面的通孔均可拉削;可以孔本身定位,精度高,但不能纠正位置误差。不适宜拉盲孔,阶梯孔、薄壁孔。 按加工表面不同 加工各种形状通孔的内拉刀 加工各种形状外表面的外拉刀 据拉刀构造 整体式拉刀 装配式拉刀 推刀 二、拉刀的种类和应用范围 14.2.1 拉刀的组成 拉削过程 拉削加工过程中只有一个主运动,进给运动由拉刀本身结构实现。 14.2 拉刀的结构和拉削过程 14.2.2 拉刀切削部分几何参数 1.前角 2.后角 3.刃带宽度 ba 4.齿升量f 5.齿距p 14.3 拉削方式 是指把拉削余量从工件上切下来的顺序和方式,它决定每个刀齿切下的切削层的截面形状。 拉削方式影响: 1)刀齿负荷分配 2)拉刀长度 3)拉削力大小 4)拉刀磨损和使用寿命 5)加工表面质量和生产率 拉削方式不同,拉刀设计方法不同 拉削方式:分层式、分块式、综合式 14.3.1 分层式 1、成形式 ★齿形 ★钢筋 ★优点与缺点 2、渐成式 ★齿形 ★优点与缺点 14.3.2 分块式 1、一般轮切式 ★齿形 ★优点与缺点 2、综合轮切式 ★齿形 ★优点 14.3.3 综合式拉削方式 14.4 圆孔拉刀设计 ba—刃带宽度 γo—拉刀前角 αo—拉刀后角 fz—齿升量 p—齿距 一、确定拉削方式(轮切式+成形式) 二、确定拉削余量A 1、只知道拉后孔径dm 初孔为钻或扩孔时: A=0.005dm+(0.1~0.2)√L ;公差按H10 初孔为镗或铰孔时: A=0.005dm+(0.05~0.1)√L ;公差按H9 确定初孔直径dW=dm-A (圆整到钻头直径) 2、知道拉前孔dW与拉后孔径dm A= dmmax - dWmin 三、确定齿升量fz 圆孔拉刀fz ——是指相邻两切削齿(或相邻两组切削齿)的半径差。一般 fz ≥0.005 ~ 0.1mm 粗切齿 fz 0.15;每齿 fz 相等, 切去 余量A的 80% 过渡齿 fz从粗切齿递减到精切齿, 齿数 Z =3 ~ 5个 精切齿 fz =0.005 ~0.015; Z =3 ~ 7个 , fz相等 校准齿 fz=0; Z =4 ~ 8个 fz 四、确定切削部分的齿数 z 和直径 ★首先估算:切削齿齿数 z = —— + (3 ~ 5 )圆整到整数 z 包括粗、精及过渡切削齿 注:第一齿直径=前引导直径,以后每齿按2 fz 递增,最后一精切齿直径=校准部分直径。 dog = d m max + △ mm (收缩取+;扩张取-) dog ——校准齿直径; d m max——工件孔最大极限尺寸 △ ——扩张量 , 一般 △=0.003 ~ 0.02 mm ★列出切削齿直径表,最后确定拉削齿数 z 切削齿直径偏差 按 -0.008 ~ -0.02 mm;或查手册 A 2 fz 五、确定齿距 p p ——相邻两刀齿间的轴向距离。 p =(1.25 ~ 1.9 ) √L 式中 : 1.25~1.5用于分层式拉削的拉刀; 1.45~1.9用于分块拉削的拉刀 L——拉削长度 ★ 计算的齿距还需校验,经容屑槽系数、拉刀强度及拉床拉力验算才最后定。 同时工作齿数 ze = L/ p +1 ;一般 ze = 3~ 8个 有时:p 过 = p 切; p 精 = p校; p 精 = (0.6 ~ 1 )p切 六确定容屑槽形状与尺寸 双圆弧形 加长齿距形 专用双圆弧形 直线齿背形 ★容屑槽深度需要校验 VP·K=VC VP——容屑槽的有效容积 VC——切屑的体积 FP =—— ; FC= fz ·L 若已知容屑系数K(一般取2.5~5.5)和齿升量fz,则: h≥1.13√ K· fz ·L; 或校验 fz≤ ———— 如不满足,须↑h ,或↓fz 容屑系数K= —— FP FC πh2 4 0.785 h2 KL 七、确定分屑槽 正确分屑槽 槽底磨成圆弧 槽底是直线 ★ ① 分屑槽深h2>齿升量 fz ② 分屑槽后角=αo+2 ° ③ 分屑槽数目nk = —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