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脂和生物膜资料讲解.ppt

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脂和生物膜资料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梯度经ATP驱动的泵转运 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时,由ATP水解成ADP和Pi释放的自由能提供转运所消耗的能量。 主动转运: 1) P-类离子泵通过磷酸化的亚基转运离子 P类泵含有跨膜的α催化亚基和较小的β调节亚基,常形成α2β2结构。转运离子时,至少一个α亚基被磷酸化,离子通过磷酸化的亚基进行跨膜转运 。 例如:Na+-K+泵、Ca2+泵 P类泵的工作模式 质膜中Na+-K+泵维持细胞内Na+和K+的浓度 通过水解ATP提供的能量驱动Na+和K+逆浓度梯度分别向细胞外和细胞内转运,保持正常细胞内 [K+]高和 [Na+]低的状态。 Na+-K+泵工作时,每水解1分子ATP向膜外泵出3个Na+,向膜内泵入2个K+。 钠-钾泵工作模式图 Ca2+泵将Ca2+从胞浆转运到细胞外或进入肌质网 质膜和肌质网膜中存在Ca2+泵(Ca2+ATP酶),将胞浆内的Ca2+泵出细胞或进入肌浆网腔。 Ca2+ 泵的作用模式 左侧结构来自晶体结构的X线衍射图,右侧结构来自电镜图。 注意左侧图中螺旋4和6中间的散开中断部位。 2. V-类泵只转运质子而不涉及磷酸化 V-类泵存在于溶酶体、内体(endosome)等膜中。 V-类泵结构图 3. ABC超家族可转运多种物质 ABC超家族又称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超家族。可转运不同的氨基酸、无机离子、多糖、肽,甚至可转运蛋白质 。 多药耐药蛋白的作用模式 (a)翻转模式(b)泵模式 A. ATP结合域;B. 跨膜域;■ 药物分子;■ 带电荷部位;/ 疏水部位 (二)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进行跨膜运输 1. 细胞通过胞吞作用摄入大分子物质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胞吐作用(exocytosis) 2. 细胞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大分子物质 无论是胞饮还是胞吞作用,Rab-GTP均参与其过程 Rab在胞饮、胞吞中作用模式图 第三节 脂分析技术 Analytical Techniques of Lipids 分析脂质在体内的分布及其含量可探索和了解脂质在生理、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分析脂质时,往往采用一些在分析蛋白质、核酸和碳水化合物等水溶性分子所不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 分析脂质一般程序: 有机溶剂分离 酸、碱或酶处理 色谱法分析 一、脂提取需要有机溶剂 脂类为非极性有机化合物,不溶于水,需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不同的脂类用不同有机溶剂: 中性脂用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的进行提取 膜脂用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 如:乙醚、氯仿、苯 如:乙醇、甲醇 脂质提取采用的一般方法: 组织匀浆 萃取 氯仿/甲醇/水 (1:2:0.8,v/v/v) 静置 出现分层 下层液 进一步分离和分析 甲醇/水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水溶性分子 氯仿相:有被提取的脂质等非水溶性分子 二、吸附色谱法可根据极性将不同的脂分离 吸附色谱法(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原理 脂质通过分离介质时,因脂质极性的不同,导致与固定相吸附能力的差异,当流动相洗脱时移动速度不一而分离。 固定相为硅胶 (silica gel) 流动相为氯仿 极性较高的脂质与硅胶的结合比非极性高的脂质紧密,氯仿洗脱时,混合脂质中的非极性脂质移动速度大于极性较高的脂质而分离。 吸附色谱分析常用的两种方法: 柱层析 将硅胶装在层析柱中,待分离的脂质加样于硅胶顶部。 薄层层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CL) 将硅胶铺层于玻片上,待分离的脂质加样于硅胶一端,加样端与分离液氯仿接触,通过虹吸作用,氯仿从加样端向另一端移动 。 三、气-液色谱法可分析挥发性脂衍生物的混合物 原理: 根据脂肪酸衍生物混合物在柱中的吸附性质和沸点的不同,极性越小的脂肪酸衍生物随气相先流出。 对象: 不同链长和不同不饱和度脂肪酸的混合物。 阶段: 1.组织脂质的粗分离; 3.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气化和分析。 2.将待分离、分析的脂质进行转变成可进行气化反应的化合物; 以分析磷脂中脂肪酸为例: 磷脂标本中加入甲醇/HCl或甲醇/NaOH混合液 加热后脂肪酸与其结合的酯键断裂,转变成脂肪酸甲基酯 将脂肪酸甲基酯填料于气-液相色谱柱中,通过加热使柱中的脂肪酸甲基酯气化 流动相(惰性气体,如氦气)气流通过色谱柱 分离,极性越小的脂肪酸衍生物随气相先流出 四、特殊的水解方法有助于脂质结构的分析 在分析脂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脂质分子的组成成分进行结构分析,需将脂类中特定部位的组份水解,结合薄层层析、气相色谱、高压液相色谱(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