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车联网应用基础和技术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章 车联网应用基础和技术 1 车联网与相关技术 2 车联网网络架构和通信协议栈 3 车联网的关键技术应用 第11章 车联网应用基础和技术 11.1 车联网与相关技术 传统的车联网定义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状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的系统。 根据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第11章 车联网应用基础和技术 1 其主要技术有: 1) 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 2)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简称RFID); 3) 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3rd-generation,简称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 动通讯技术; 4)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 5) Telematics是远距离通信的电信(Telecommunications)与信息科学(Informatics)的合成词,按字面可定义为通过内置在汽车、航空、船舶、火车等运输工具上的计算机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装置、交换文字、语音等信息的互联网技术而提供信息的服务系统; 第11章 车联网应用基础和技术 6) 云计算技术(Cloud computing); 7) 微型智能和传感器技术; 8)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 9)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数据挖掘是通过分析每个数据,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其规律 的技术,主要有数据准备、规律寻找和规律表示3个步骤; 10) 智能图像视频分析系统; 11) 车联网安全体系。 第11章 车联网应用基础和技术 云计算技术 互联网 互联网 车载通信 FPIR技术 定位导航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 智能技术 有源FPIR技术 无源FPIR技术 GPS定位导航 北斗星定位导航 4G技术 3G技术 WiFi技术 智能识别 人工智能 智能控制 图11.1 车联网关键技术结构图 返回 11.2 车联网网络架构和通信协议栈 典型的车联网框架如图11.2 所示。车联网为车辆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实时安全消息、多媒体业务、辅助控制等。 第11章 车联网应用基础和技术 图11.2 车联网框架图 第11章 车联网应用基础和技术 11.2.1 车联网协同通信架构的设计 车联网协同架构如图 11.3 所示。图11.3包括6个模块:车联网管理模块、车联网安全模块、车联网基站、车联网传输协议、车辆接入模块和车联网上层应用。 (1) 车联网管理模块 作为车联网的控制中心,分别管理和维护入网车辆信息、路况信息;实现车辆在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和跨层资源管理机制; (2) 车联网信息安全模块 车联网高速拓扑变化、频繁的网络分割和有限的冗余性,制约着车联网通信系统数据安全和传输能力。 第11章 车联网应用基础和技术 (3)车联网应用模块 车联网目前主要服务于车辆安全、交通效率,在此基础上,提供车联网用户其他非安全或非实时的接入后备网的接口。 (4)车联网基站设备 为上层应用提供标准的会话支持、信息支持和统一的应用层接口。 (5)车联网网络和传输模块 车联网内部协议众多,对于底层不同的车联网网络、路由策略,提供与现有网络相似或可以完全兼容的网络传输体系。 (6)车联网接入模块 对于底层传感器网络、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提供统一的接入。 第11章 车联网应用基础和技术 图11.3 车联网协同架构 第11章 车联网应用基础和技术 11.2.2 车联网通信协议栈的设计 如图11.4所示, 车辆的通信系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有5个层次的协议栈, 分别处理信号、数据、传输、信息和车辆知识。 用户单元层 应用层 网络层 数据层 用户单元层 应用层 网络层 数据层 物理层 物理层 信息 数据 信号 图11.4 车辆信息交换/传输模型 传输媒介 车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