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政治协商制度 1、含义 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 一、政治协商制度 1、含义 2、形成背景 一、政治协商制度 1、含义 2、形成背景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已经垮台; (2)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 一、政治协商制度 1、含义 2、形成背景 3、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一、政治协商制度 1、含义 2、形成背景 3、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京 (2)参会者:社会各界代表 一、政治协商制度 1、含义 2、形成背景 3、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京 (2)参会者:社会各界代表 (3)内容 政府副主席:宋庆龄、李济深(民革主席)、张澜(民盟主席) 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一、政治协商制度 1、含义 2、形成背景 3、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 4、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材料一:十一五规划期间。2006年,9月5日和6日,全国 政协先后召开了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落实国 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主题的两个专题协商 会,会议气氛热烈,生动活泼。开的很有成效。 材料二:山西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方熔上 次会议上一件提案引起2000多辆“晋0”牌照轿车 该挂普通民用牌照,取消一切特权的事,成了省 内各界认识广为传颂的一个热门话题。 材料三: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会议中,全国政协各专 家委员共报送44份调研报告或专项建议。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斗争中,根据巴黎公社和苏维埃制度的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总结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经验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保证了全国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2、形成背景 1953年12月,北京市西单区群众打腰鼓,扭秧歌,庆祝普选。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2、形成背景 3、创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2、形成背景 3、创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 (2)内容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2、形成背景 3、创立 4、发展历程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含义 2、形成背景 3、创立 4、发展历程 5、性质和意义 (1)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2、实施原因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主聚居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共同纲领》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2、实施原因 (1)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为了实现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3)《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2、实施原因 3、概况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2、实施原因 3、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2、实施原因 3、概况 4、意义 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