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3课祖国统一大业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分析报告.pptVIP

第22-23课祖国统一大业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王东华 4.本 课 要 旨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祖国统一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指导方针。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 free talking *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 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C、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D、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1.“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2.《一国两制》的特定含义: 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享受高度的自治权。 “前提”是一个中国,“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3.“一国两制”的意义: (1)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 (2)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 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5) ?王东华 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维护国家利益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方针 依据 国际环境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核心) 国家实力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以美苏为首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课本有) 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 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 大哥罩我!先来三斤竹子压压惊 中国急需一个大哥! 1950年2月,周恩来总理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国得到苏联三亿美元支持和一大批高端的项目,如原子弹,飞机… 意义 含义 内容 ①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总方针(课本有) ②“另起炉灶” ③“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④“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关系,另建新的平等新交关系(针对国民政府) 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独立自主 先消除帝国主义一切特权,再考虑建交(针对帝国主义)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平等互利外交关系基础 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针对苏联)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⑤“团结世界 各国人民”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积极争取(针对亚非拉国家) 以巩固和发展和平力量,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1949.10—1950.10 (第一波建交高峰) 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蒙古 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芬兰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我开挂了还是赢不了你,(⊙o⊙) 这是个看颜值的世界,你不懂! 外交部档案馆周恩来总理亲笔.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两国,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一致同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1954年周恩来参加瑞士的日内瓦会议上 现场仿佛响起上海滩主题曲:浪奔~~当当当,浪流,当当当 ~~ 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的建议对印度支那的和平起了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主席、各位代表: ……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The Chinese delegation is to seek common ground not to innovate. Do we have the basis of seeking common among us? Yes, we have! That is, the vast majority of Asian and African countries and peoples since modern times have all suffered and are still suffering from disaster and suffering caused by colonialism. We all recognize that. From relieve pain and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