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2 HO2- H2O -0.076 0.867 0.401 EB?, V 氧元素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势图如下: 应用1:计算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n E ? = n1 E1? + n2 E2? + n3 E3? E1? E A B C D n1 n2 n3 n E2? E3? n、n1、n2、n3 : 分别为各电对中氧化型与还原型的氧化数之差 = n E ? n1 E1? + n2 E2? + n3 E3? 例:已知Br的元素电势图如下 求E1? 、E2? 、E3? Br - 1.0774 Br2 0.4556 BrO- BrO3- 0.6126 E1? E2? E3? 解: Br - 1.0774 Br2 0.4556 BrO- BrO3- 0.6126 E1? E2? E3? +5 +1 0 -1 应用2:判断能否发生歧化反应 E ?(Cu+/Cu) = 0.520V E ?(Cu2+/Cu+) = 0.159V 结论: E ?(右) E ?(左), Cu+易发生歧化反应 反应 2Cu+ → Cu2+ + Cu Cu2+ Cu+ Cu 0.159 0.520 0.340 EA?, V 歧化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为: 当E右? E左?时,容易发生如下的歧化反应: M(1) M (2) M(3) E左? E右? 氧化数 x y z x y z M(2) → M(1) + M(3) 当E右? E左?时,不能发生歧化反应,能够发生歧化反应的逆反应: M(1) + M(3) → M(2) 应用3:解释元素的氧化还原特性 如金属铁在酸性介质中的元素电势图为: Fe3+ Fe2+ Fe 0.771 -0.44 EA?, V -0.0363 Fe + 2H+ → Fe2+ + H2↑ (1) 在非氧化性性稀酸(如稀盐酸或稀硫酸) 中,金属铁主要被氧化为Fe2+。 4Fe2+ + O2 + 2H+ → 4Fe3+ + 2H2O (2) 因 E?(O2/H2O) = 1.229V E?(Fe3+/Fe2+) 所以Fe2+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Fe3+ Fe3+ Fe2+ Fe 0.771 -0.44 EA?, V Fe2+不会发生歧化反应,可发生歧化反应的逆反应 Fe + 2Fe3+ → 3Fe2+ 在Fe2+盐溶液,加入少量金属铁能避免Fe2+空气中氧气氧化为Fe3+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记住氧化数的概念,会用氧化数法和离子-电子法进行配平 记住原电池的概念,学会原电池的表示方法,知道电极电势的测定方法,理解浓度、酸度等影响因素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记住原电池的电动势和自由能变的关系,学会根据电动势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确定溶度积常数和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 能够熟练应用电势元素图求元素的电极电势、判断歧化反应的发生及解释元素的氧化还原特性 本章要求 基本公式: 氧化型 + ne- 还原型 Nernst 方程: E = E? + ㏑ nF [氧化型] [还原型] RT nE ? lgK? = 0.0592 V n [ E ?(+) - E ?(-) ] 0.0592 V = 而 △rGm = -nFE 例:已知298 K, E? (O2/H2O) = 1.229 V(酸性溶液中) 求:(1) 若p(O2) = p?,pH = 14时,E(O2/H2O) =? (2) E?(O2/OH-) =? 解: O2(g) + 4H+(aq) + 4e- 2H2O (l) (1) E (O2/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