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NT纳米纸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pdfVIP

MWCNT纳米纸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5卷第4期                      哈  尔  滨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Vol.35 №.4 2014年4月                    Journal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Apr.2014 MWCNT纳米纸/ 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研究 1,2 2 张阿樱 ,吕海宝 (1. 哈尔滨学院 图书馆,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2.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结构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  要:为了研究通过亲水性薄膜抽滤形成三维自组装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MWCNT)纳米纸的 合成方法,并将纳米纸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制备成热敏性电致驱动的导电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将纳米管均匀分散,并 控制压力采用真空抽滤方法获得纳米纸。 采用高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纸的结构和形态,显微照片显示多壁碳纳 米管纳米纸具有连续紧密的网络结构并具有高导电性。 试验结果表明:在测试温度范围内,纳米纸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 升高而逐渐下降;并且在恒定直流电作用下MWCNT纳米纸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由弯曲状恢复为平板状。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纳米纸;纳米复合材料;导电性;形状记忆聚合物 doi:10.3969/ j.issn.1006⁃7043.201310025 网络出版地址:http:/ / www.cnki.net/ kcms/ doi/ 10.3969/ j.issn.1006⁃7043.201310025.html 中图分类号:TB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043(2014)04⁃0516⁃05 Research on the conductive properties of MWCNT nanopaper/ shape memory polymer composites 1,2 2 ZHANG Aying ,LYU Haibao (1. Harbin University Library,Harbin 150086,China;2.CenterforCompositeMaterialsandStructures,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 gy,Harbin 150001,China) - Abstract:In order to research a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elf assembl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 (MWCNT)nanopaper onthehydrophilicpolycarbonatemembrane,thenanopaper andthe shape⁃memory polymer were combined to make the electrically⁃conductive nanocomposite induced by electrically resistive heating. A nanotube was scattered evenly and the pressure was controlled and the vacuum leaching method was applied to obtain the nanopaper. A high⁃powere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structure and shape of the nanopaper. The microscop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