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N
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和分布
一般植物含氮量约占植物体干物重的0.3%-5%,而含量的多少与植物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
种类:大豆》玉米》小麦》水稻
器官:叶片》子粒》茎秆》苞叶
发育: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含氮量也不相同。
注意:作物体内氮素的含量和分布,明显受施氮水平和施氮时期的影响。通常是营养器官的含量变化大,生殖器官则变动小,但生长后期施用氮肥,则表现为生殖器官中的含氮量明显上升。
二、氮的营养功能
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
(一)蛋白质的重要组分(蛋白质中平均含氮16%-18%);
(二)核酸和核蛋白质的成分;
(三)叶绿素的组分元素;
(四)许多酶的组分(酶本身就是蛋白质);
氮还是一些维生素的组分,而生物碱和植物激素也都含有氮。
总之,氮对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极其重要的作 用。合理施用氮肥是获得作物高产的有效措施。
三、植物对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
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旱地农田中,硝态氮是作物的主要氮源。由与土壤中的铵态氮通过硝化作用可转变为硝态氮。所以,作物吸收的硝态氮多于铵态氮。
(一)NO3-N的吸收和同化
1、 NO3-N的吸收
逆电化学势梯度的主动吸收;介质H显著影响植物对的吸收。PH值升高,吸收减少;
进入植物体后,大部分在根系中同化为氨基酸、蛋白质,也可直接通过木质部运往地上部;
硝酸根在液泡中积累对离子平衡和渗透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NO3-N的同化
硝酸还原成氨是由两种独立的酶分别进行催化的。
硝酸还原酶可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而亚硝酸还原酶可使亚硝酸盐还原成氨。
大多数植物的根和地上部都能进行NO3-N的还原作用,但各部分还原的比例取决于不同的因素:
1、硝酸盐供应水平 当硝酸盐数量少时,主要在根中还原;
2、植物种类 木本植物还原能力一年生草本
一年生草本植物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其还原强度顺序为:
油菜大麦向日葵玉米苍耳
3、温度 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高,所以也可提高根中还原NO3--N 的比例。
4、植物的苗龄 在根中还原的比例随苗龄的增加而提高;
5、陪伴离子 K+能促进NO3-向地上部转移,所以钾充足时,在根中还原的比例下降;而Ca2+和Na+为陪伴离子时则相反;
6、光照 在绿色叶片中,光合强度与NO3-还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考虑以上因素可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温室或塑料大棚中的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
(二)NH4+-N的吸收和同化
1、 NH4+-N的吸收
2、 NH4-N的同化
NH4+的吸收与的释放存在着相当严格的等摩尔关系 (K.Mengel et al, 1978) 。
(三)CO(NH2) 2-N的吸收和同化
目前关于尿素被同化的途径有两种见解:
其一、尿素在植物体内可由脲酶水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
其二、尿素是直接被吸收和同化的——
尿素同化的特点是:对植物呼吸作用的依赖程度不高,而主要受尿素浓度的影响。
(四) NO3--N和 NH4+-N营养作用的比较
NO3--N是阴离子,为氧化态的氮源,
NH4+-N是阳离子,为还原态的氮源。
不能简单的判定那种形态好或是不好,因为肥效高低与各种影响吸收和利用的因素有关。
(一)作物种类
水稻是典型的喜NH4+-N作物。(水稻幼苗根内缺少硝酸还原酶; NO3--N在水田中易流失,并发生反硝化作用。)
烟草是典型的喜NO3--N作物。
(二)环境反应(pH)
从生理角度看, NH4+-N和NO3--N都是良好的氮源,但在不同pH条件下,作物对NH4+-N和NO3--N的吸收量有明显的差异。 NH4+-N肥效不好主要是由于酸性所造成的。
四、植物缺氮症状与供氮过多的危害
(一)作物缺氮的外部特征
叶片黄化,植株生长过程迟缓..苗期植株生长受阻而显得矮小、瘦弱,叶片薄而小。
禾本科作物表现为分蘖少,茎杆细长;双子叶则表现为分枝少。若继续缺氮,禾本科作物表现为穗小粒瘪早衰。
氮素是可以再利用的元素,作物缺氮的显著特征是下部叶片首先失绿黄化,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作物缺氮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使产品品质也下降。
(二)氮素过多的危害
作物贪青晚熟,生长期延长。
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伤(倒伏)和病害侵袭(大麦褐锈病、小麦赤霉病、水稻褐斑病)。
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
棉花蕾铃稀少易脱落;
甜菜块根产糖率下降;
纤维作物产量减少,纤维品质降低。
蔬菜硝酸盐超标
复习题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界限是多少
最晚发现的必需营养元素是什么
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最小养分一般是什么
植物体内的氮素含量一般是多少
简述植物体内硝态氮的同化过程
氮素同化过程中谷氨酰胺有什么作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浅析《诗经》婚恋诗中的水意象和其成因(初稿)(作者马雄雄).doc VIP
- 《白血病的护理》课件.ppt VIP
- 试论《诗经》婚恋诗中的水和树意象-毕业论文.doc VIP
- 常用电气元器件选用.ppt VIP
- 西安市高新区第三初级中学小升初数学初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用与检测目录.pdf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20GWh锂电池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 电力企业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20250128_12053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