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科学V-新型膜分离技术精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12/17 新型膜分离技术 正渗透、膜反应器、气液分离、气气分离 正渗透(FO)vs反渗透(RO) 正渗透是指水从较高水化学势(或较低渗透压)~侧区域通过选择透过 性膜流向较低水化学势(或较高渗透压)—侧区域的过程。在具有选择 透过性膜的两侧分别放置两种具有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一种为具有较 低渗透压的原料液(Feed solution),另一种为具有较高渗透压的驱动液 (Draw solution),正渗透正是应用了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差作为驱动力, 才使得水能自发地从原料液一侧透过选择透过性膜到达驱动液—侧。 当对渗透压高的一侧溶液施加一个小于渗透压差(aTr)的外加压力(△P) 时,水仍然会从原料液压~侧流向驱动液—侧,这种过程叫做压力阻 尼渗透(Pressure‐retarded osmosis,PRO)。压力阻尼渗透的驱动力仍然 是渗透压,因此它也是一种正渗透过程 1 2014/12/17 正渗透膜分离过程原理 water 传质推动力: salt or pollutants 渗透压差 draw agent membrane 不同渗透模式下 溶剂的扩散方向 正渗透膜的发展历程  CTA, double-dense layer CA, thin film Up to now composite (TFC) PA in plate sheet, hollow fiber configuration In the 1990s  Thin cellulose triacetate (CTA) membrane without thick support layer In the 1980s 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s as FO membranes In the 1970s  Polyamid (PA) membranes 商业正渗透膜的结构 Before 1960  Bladders of animals, rubber, porcelain, goldbeaters’skin 特点:薄-内浓差极化程度低-高通量 2 2014/12/17 正渗透膜应具有的特点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