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出血患者早期肢体康复护理.doc
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
吉林省德惠市市医院 卢 佳
【摘要】 目的:肢体恢复护理有利肢体功能的恢复,减轻或消除患者功能残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1]。方法:本文通过对30例脑出血患者瘫痪肢体采取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可促进其瘫痪肢体的恢复。结果:开展系统的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康复组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提高,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可提高患肢的肌力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结论:早期肢体康复护理可以减轻肌肉萎缩、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和足下垂、内翻等常见继发障碍,为恢复期康复创造良好条件;也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同时消除或减轻患者某些功能上的障碍,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对疾病的控制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关键词】 脑出血;肢体康复护理;效果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有些患者抢救虽幸免不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所以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05年至2006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0例脑出血患者,均按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脑出血、脑梗死诊断标准而确诊[3]并行头颅CT诊断为脑出血。随机将患者分为康复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年龄为57.5岁;平均住院天数28.94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脑出血的类型和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按Lovett Kw 1966年提出的LOVETT手法,即神经内科肌力检查方法,肌力共分为六级:0级,未见肌肉收缩;Ⅰ级,有稍微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Ⅱ级,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Ⅲ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Ⅳ级,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Ⅴ级,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肢体功能障碍程度与病情轻重有直接关系,如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继发性偏瘫或轻度偏瘫以后逐渐加重,提示颅内有继发性出血或引流不畅[4]。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 h,即开始早期瘫痪肢体的功能练习[5]。
1.2.1 对脑血管病导致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越早越好[6]。
1.2.1.1 合理使用床垫 床垫不宜太软和太硬,太硬易使关节突出部位发生褥疮,太软易使患者身体下陷,不易变换体位,易发生股关节屈曲挛缩。
1.2.1.2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患者应每隔2 h~3 h翻身一次,则卧位时多向健侧卧位,防止患侧上肢及肩关节牵拉受压,防止关节挛缩、变形、痉挛。仰卧位:将头放于正位或患侧位,患侧上肢肩胛骨尽量向前伸,肩关节外展、外旋,以防肩关节半脱位;上臂与躯干间放一浴巾卷,以防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保持伸展位并在其下垫软枕,将骨盆与髋关节前挺;膝关节垫以软枕使稍屈起,以防止肌痉挛;踝关节背屈90°,以防止足下垂与足内翻。侧卧位:应鼓励患者每日侧卧一定时间,由于患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微循环不畅,患侧肢体受压易导致缺血坏死,故提倡健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翻身时间以1次/1 h~1次/2 h为宜。患侧与健侧交替时,以健侧为主,防止长期仰卧位带来伸肌紧张,患侧卧位不宜过长,30 min后可转至健侧或平卧位。
1.2.1.3 肢体按摩 肢体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每次功能练习之前进行,以激发其功能活动[7]。按摩方法:治疗时应由轻到重,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速度先慢后快,手法要求均匀、持久、柔和、力度适中[8]。
1.2.1.4 被动运动 从患病当日起,只要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在不影响患者抢救的同时,康复练习应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由受过练习的护士为患者做肢体的被动活动,肢体康复训练时应先从肢体远端至近端,幅度由小到大,从被动变为主动循序渐进[9]。每日1次~2次。活动时肢体应放松,活动范围应为正常活动的50%,每次活动时要向患者解释早期康复练习的益处,并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每次每个关节至少重复活动50次,但以不引起患者劳累为宜。
1.2.1.5 床上运动练习
1.2.1.5.1 翻身 采用 Bobath手位(将患手拇指放于健手拇指上方,十指交叉握手),肘关节伸展,上举上肢至肩前曲90°位,向健侧翻身时,将健腿插入患腿下方,用健腿抬动患腿即可转向健侧,护士站在患者背侧轻扶患者臀部即可顺利翻身。
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