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胶体化学考试1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体界面性质 液体表面能:恒温恒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环境对体系所做的功,单位J·m-2。液体表面张力:单位长度液体表面的收缩力,单位N·m-1(或mN·m-1)。 mN·m-1 压力和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表面张力下降,接近临界温度时,表面张力趋近于0;压力对表面张力的影响比较复杂,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表面过剩:体系中某组分真实的总物质的量与理论物质的量的差为表面过剩。接触角: 液滴在固体表面上气、液、固三相界面上的张力平衡,接触角为三相交界线上任意点O的液体表面张力σg-l和液固张力σl-s间夹角。 Laplace方程:三种特殊情况下的表达式: 1、曲面为球面,则R1=R2=R, ΔP=2σ/R 2、曲面为柱面,则R1=R,R2=∞,ΔP=σ/R 3、气泡存在两个g-l界面,R1=R2=R ,故 ΔP=4σ/R Gibbs吸附公式 如果是理想溶液或浓度很稀时,用C代替a: 沾湿、浸湿、铺展、润湿过程的热力学判据热力学判据 接触角判据 沾湿 - Wa=σg-l(1+cosθ)≥0 θ≤180° 浸湿 A=σg-lcosθ≥0 θ≤90° 铺展 S=σg-l(cosθ-1)≥0 θ≤0° 通常将θ作为润湿与否的依据,θ90°时,称为不润湿;θ90°时,称为润湿;θ0°或不存在时铺展。 扩展后测量测得的接触角称为前进角θA,收缩后测量测得的接触角称为后退角θR 滞后原因:表面粗糙或多相性,表面污染,浓度影响。 第二章 固体表面性质 固体表面能:恒温、恒压下产生单位新表面积时所产生的体系Gibbs函数的增量,为环境所耗费的可逆功。 固体熔结:固体表面在熔点以下温度粘结的现象。在高温下,金属表面的分子和原子都会流动。 固体表面张力:单位长度所施加的外力称表面应力或拉抻应力,新产生的两个固体表面的表面应力之和的一半叫表面张力。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吸附力 范德华力 化学键力 吸附热 较小、近似 较大、与反应热相似 选择性 无 有 吸附分子层 单或多分子吸附层 单分子层 吸附速度 较快不需活化能不受温度影响 较慢、需活化能,T上升,反应加快 吸附稳定性 会发生面位移、易解吸 不位移、不解吸 吸附量的测定(固气):静态法和动态法。 吸附曲线(固气):吸附等温线,吸附等压线,吸附等量线。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吸附是放热过程,可用热量计直接测量,所以温度上升,吸附下降;若是化学吸附,低温下是物理吸附,高温下是化学吸附中间会经历一个二者兼备的过程。 吸附热的测量:吸附总是放热过程。固体表面不均与,吸附优先发生在活性高的位置,而后发生在活性低的位置,吸附热总是随着吸附量上升而下降,吸附热的数据是一个平均值。 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①气体分子碰撞在已吸附的分子上是弹性碰撞,只有碰撞在空白表面上时才被吸附,即吸附层是单分子层。 ②吸附分子从表面跃回气相的概率不受周围环境和位置的影响,即吸附质分子间无作用力,而且表面是均匀的。 ③。 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①在物理吸附中,不仅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有范德华力,而且吸附质分子间也有范德华力,因此气相中的分子若碰撞在被吸附的分子上,也有被吸附的可能,即吸附是多分子层的。 ②③固体表面是均匀的同层分子(横向)间没有相互作用,分子在吸附和脱附时不受周围同层分子的影响。 毛细凝聚:下式表明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r越小,与其平衡的液体蒸汽压Pr越小,在蒸气压比较低的情况下,固体表面就吸附了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吸附质分子,吸附质基本铺满了毛细孔,当蒸气压大于Pr时,在相应毛细孔的弯曲液面上就产生的气体的凝聚。 Kelvin方程 分子筛: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具有骨架结构的硅铝酸盐,晶体其化学式可以表达为:(Mn+)2/n·O·Al2O3·xSiO2·yH2O,其中M可以是金属离子,也可以是有机胺或复合离子,n是M的价数,x是SiO2的物质量(也是SiO2和Al2O3的mol比),又称硅铝比,y是水的分子数,各种分子筛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但基本结构单元都是Si-O和Al-O四面体,每个氧原子为相邻的四面体所共用(称为氧桥)。 影响溶液中吸附的因素1、吸附剂:溶质、溶剂三者极性的影响 一般情况:极性吸附剂易吸附极性溶质,非极性吸附剂易吸附非极性溶质。运用此规则应考虑三者间的关系,通常极性物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物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如糖碳(非极性)从水中(极性)吸附脂肪酸的顺序: 吸附量: 丁酸丙酸乙酸草酸 硅胶(极性)从CCl4(非极性)吸附脂肪醇: 乙醇丙醇正丁醇戊醇正已醇 应当注意所谓极性和非极性

文档评论(0)

x551116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