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DrWang-FUWAI-pulseoximetryApril2008分析报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和临 床应用的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协和医科大学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麻醉科 王宇红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历史 1935 Matthes研制了第一个双波长的耳部血氧测量 探头,可以实现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量,不过 这种设备测量缓慢,需要频繁校准而且不能区 分动脉和静脉血流。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历史 1949 Wood设计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将耳部 的血液挤走以获得绝对零点来改进测量精 度,这种设备光源稳定性要求高,每次测 量需要繁琐调整,因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历史 1964 Shaw设计了一种八波长的自身调整的耳部血氧 计,优点是避免了繁琐的调整,从650nm到 1050nm的八个光波,但该设备体积较大,结构 复杂,容易损坏而且价格昂贵。 该设备第一次实现了连续非侵袭性地监测动脉血氧 饱和度。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历史 1972年日本人Aoyagi用红光和红外线穿过测量部位动 脉血管,可以直接计算出脉搏血氧饱和度。该方法采 用发光二极管减少了血氧探头的体积。1981年, BIOX/Ohmeda将其投入到了商业应用中。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历史 1983年Nellcor研制出一种性能更好的脉搏血氧计N- 100,并形成了一种标准模式,系利用发光二极管做为 光源,硅管作为光传感器,微型计算机进行信息处 理,从而使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仪进入了新时代。 从此脉搏血样饱和度监测技术在医学临床领域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历史 1998年,DiabKiani在信号萃取技术发明了新的信号提 取脉搏血氧技术(Masimo SET),通过使用带有选通转换 技术(DST)和并行机制的自适应滤波器将动脉信号和噪 间隔离开来,从而可以在运动和低灌注的情况下仍然可 以准确的检测病人的脉搏血氧饱和度。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历史 2005年, Masimo公司脉搏碳氧血氧仪首获FDA批准。 彩虹技术平台(Rainbow platform)开始应用于临床 。这是第一个能同时无创连续监测碳氧血红蛋白 (%SpCO)、高铁血红蛋白(%SpMET)、血氧饱和度 (%SpO2)、脉搏率(Pulse Rate)、灌注指数 (Perfusion Index)和灌注变化指数(Pleth Variability Index)的全新的技术平台。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原理 传统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原理 DO2Hb和HbO2对 红外线光及红光的 吸收作用不同 HbO2吸收更多红 外线,允许红光通 过;Hb吸收更多红 光,允许红外线通 过。红外线波长为 940nm,红光波长 为660nm。 传统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原理 Beer-Lambert Law: Beer-Lambert Law: Beer-Lambert Law: - ε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