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地理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分析报告.ppt

2016届高三地理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讲 地球的结构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考纲 考情 三年4考 高考指数:★★☆☆☆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壳物质循环 三年 考题 13年(1考): 上海T5、6 12年(2考): 浙江T4 山东T3 11年(1考): 全国T1、2 地理 术语 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矿物、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地质循环、岩石转化 应用 举例 地质循环包括岩浆、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岩浆岩、剥蚀作用、变质作用等环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迁移应用】 地震发生时人在水中和陆地上的不同感觉 由于纵波和横波都能在固态中传播,因此在陆地上的人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摇晃;而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因此在水中的人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莫霍面 古登堡面 地球的内部圈层 岩石圈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 地壳 由岩石组成,坚硬 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 地幔(上、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 其余组成是固态 地核(内、外核)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物质组成是液态 岩石圈 各圈层的特点: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震波速度变化 主要特征 地壳 传播速度均匀 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___; 海拔越低,地壳越___ 地幔 从莫霍面传播速度突然增加 上层物质具有_____特征;软流 层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核 从古登堡面开始,纵波_________,横波消失 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内核呈固态 厚 固态 速度下降 薄 【双基题组】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2.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3.在莫霍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 大气圈: 水圈: 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典例】读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1)、(2)题。 (1)(地球的外部圈层)图示景观不能 体现的地球圈层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地幔 (2)(地球各圈层特征)构成该旅游景 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二、地壳的物质组成 1.矿物:具有确定的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_______________, 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2.岩石: (1)概念: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_____集合体,由一种或多 种矿物组成。 单质或者化合物 矿物 考点 岩石的形成与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 【要点解读】 1.岩石的形成: (1)岩浆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 【高考题组】 1.(2012·浙江文综)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 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2011·全国文综卷)读图,完成3、4题。 3.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4.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岩石的转化: (1)图中岩石的类型名称:①为_____岩,②为_____岩。 (2)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作用:A冷却凝固,B_________, C_________,D重熔再生。 岩浆 变质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2.(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高考题组】 【方法技巧】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技巧 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变式图较多,但不管哪种变式图,我们在判断地壳物质名称时都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源于岩浆,也是地壳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找准岩浆是判断地壳物质循环的基础。 (2)组成地壳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因此若箭头太多、太复杂的话,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 (3)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