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讲 地球的结构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考纲 考情 三年4考 高考指数:★★☆☆☆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壳物质循环 三年 考题 13年(1考): 上海T5、6 12年(2考): 浙江T4 山东T3 11年(1考): 全国T1、2 地理 术语 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矿物、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地质循环、岩石转化 应用 举例 地质循环包括岩浆、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岩浆岩、剥蚀作用、变质作用等环节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迁移应用】 地震发生时人在水中和陆地上的不同感觉 由于纵波和横波都能在固态中传播,因此在陆地上的人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后感觉到左右摇晃;而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因此在水中的人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莫霍面 古登堡面 地球的内部圈层 岩石圈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 地壳 由岩石组成,坚硬 厚薄不一,陆壳厚,洋壳薄 地幔(上、下地幔) 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 其余组成是固态 地核(内、外核) 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物质组成是液态 岩石圈 各圈层的特点: 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震波速度变化 主要特征 地壳 传播速度均匀 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___; 海拔越低,地壳越___ 地幔 从莫霍面传播速度突然增加 上层物质具有_____特征;软流 层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核 从古登堡面开始,纵波_________,横波消失 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内核呈固态 厚 固态 速度下降 薄 【双基题组】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 A.纵波 B.横波 C.纵波和横波 D.无法判断 2.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 A.5千米处 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 3.在莫霍面以下( ) A.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B.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 D.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 大气圈: 水圈: 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典例】读黄果树瀑布景观图,回答(1)、(2)题。 (1)(地球的外部圈层)图示景观不能 体现的地球圈层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地幔 (2)(地球各圈层特征)构成该旅游景 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二、地壳的物质组成 1.矿物:具有确定的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_______________, 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2.岩石: (1)概念: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_____集合体,由一种或多 种矿物组成。 单质或者化合物 矿物 考点 岩石的形成与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 【要点解读】 1.岩石的形成: (1)岩浆岩。 (2)沉积岩。 (3)变质岩。 【高考题组】 1.(2012·浙江文综)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 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2011·全国文综卷)读图,完成3、4题。 3.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4.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岩石的转化: (1)图中岩石的类型名称:①为_____岩,②为_____岩。 (2)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作用:A冷却凝固,B_________, C_________,D重熔再生。 岩浆 变质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2.(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高考题组】 【方法技巧】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技巧 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变式图较多,但不管哪种变式图,我们在判断地壳物质名称时都应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源于岩浆,也是地壳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找准岩浆是判断地壳物质循环的基础。 (2)组成地壳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因此若箭头太多、太复杂的话,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一讲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分析报告.ppt
- 2016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第十四单元第五讲中国的自然资源分析报告.ppt
- dfs_service_如何做好手机店铺销售技巧培训分析报告.ppt
- dfs-service-《西游记》成品分析报告.ppt
- dfs-service-市局++回弹标准宣贯2015.5分析报告.ppt
- 20150402尚小卫课题02任务计划和实验02-创建框架V12-1.01分析报告.ppt
- DGSS-探矿工程数据采集分析报告.ppt
- 20150405_顶级豪宅案例简析分析报告.ppt
- Diana英语演讲分析报告.ppt
- diaoyude教学分析报告.ppt
- 201307041平安金融中心空调设计的理解与思考——丁瑞星分析报告.ppt
- 2016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印度分析报告.ppt
- DXP的PCB制作分析报告.ppt
- 201409156桩基础分析报告.ppt
- 2016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分析报告.ppt
- 201409157地基处理分析报告.ppt
- DynamicStabilityofSubgrade-2008-10-10-Chengdu分析报告.ppt
- 14219117106夏宇轩砖混结构的空间特点分析报告.ppt
-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分析报告.ppt
- DZ-T0221-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分析报告.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