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6.3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现代建筑除了满足一般的防雷措施外,还应满足:第一、二类民用与工业建、构筑物应有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第三类民用与工业建、构筑物应有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具体要满足现行防雷有关规范要求。 5.高层建筑防雷 第一、二类建筑中的高层民用建筑,其防雷尤其是防直击雷有特殊的要求和措施。这是因为一方面是建筑物越高,其落雷的次数就越多。高层建筑的落雷次数N与建筑物高度H的平方、雷电日天数n 成正比例关系,即 N =3×10-5nH2。 下一页 5.6.3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另一方面由于建筑物很高,有时雷云接近建筑物附近时发生的先导放电,屋面接闪器未起作用;有时雷云随风漂移,使建筑物受到雷电的侧击。当然,不同防雷类别的高层建筑,其防雷措施有所不同。现以第一类防雷高层建筑为例,来说明其防雷措施的特殊性。 主要是增设防止侧击雷的措施,具体要求和做法如下: 1)建筑的顶部全部采用避雷网; 2)自30米及以上(从30m(一类〕/45m(二类〕) ,每隔三层(大于6m )沿建筑物四周腰围设置避雷带; 下一页 5.6.3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自30米及以上的金属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 4)每三层沿建筑物周边的水平方向设均压环(将建筑物外侧圈梁上部两条主筋通长焊接,并与所经的引下线连通形成闭合通路(即均压环))或用扁钢将各个引下线连通 。所有的引下线,以及建筑物内的金属结构、金属物体都应与均压环可靠连接; 5)引下线的间距更小(一类建筑不大于18米;二类建筑不大于24 米)。接地装置围绕建筑物构成闭合回路,其接地电阻值要求更小(不大于4欧); 下一页 5.6.3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6)建筑物内的电气线路全部使用钢管配线,垂直敷设的电气线路,其带电部分与金属外壳之间应装设击穿保护装置。 7)室内的主干金属管道和电梯轨道,应与防雷装置连接。 第二、三类高层建筑的防雷措施可参照第一类适当降低要求使用。 总之,高层建筑为防止侧击雷,应设置许多层避雷带、均压环和在外墙的转角处设引下线。一般在高层建筑的边缘和突起的部分,少用避雷针,多用避雷带以防雷电的侧击。 下一页 5.6.3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 主要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前,高层建筑的防雷设计,是将整个建筑物的梁、板、柱、基础等主要结构的钢筋,通过焊接连成一体。在建筑物的顶部,设避雷网压顶;在建筑物的腰部,多处设置避雷带、均压环。这样,使整个建筑物及每层分别连成一个笼式整体避雷网,对雷电起到均压作用。当雷击时建筑物各处构成了等电位面,对人体和设备都安全。同时由于屏蔽效应,笼内空间电场强度为零,笼体各处电位基本相等,则导体间不会发生反击现象。 建筑内部的金属管道由于与房屋建筑的结构钢筋作电气连接,也能起到均衡电位的作用。此外,各结构钢筋连成一体并与基础钢筋相连。 由于高层建筑基础深、面积大,利用钢混基础中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体,它的接地电阻一般都能满足4欧以下的要求。 下一页 5.6.3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 主要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6.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筑物防雷 1)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防雷:对存放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建筑,因电火花可能会造成爆炸和燃烧,对于这类建筑的防雷,要考虑直击雷、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 除满足一般要求外,避雷网或避雷带的引下线应加多,每间隔18~24米应作一根,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防雷电系统结构及金属管线与防雷电系统应连接成闭合回路,不能有放电间隙。对所有平行或交叉的金属构架和管道应在接近处彼此跨接,一般每间隔20~24米应跨接一次。 采用避雷针保护时,必须高出有爆炸性气体的放气管管顶3米及以上,其保护范围也要高出管顶1~2米。建筑物附近有高大树木时,若不在保护范围内,树木应与建筑物保持净距3~5米。 下一页 5.6.3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 主要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筑物防雷:农村的草房、木板房屋、谷物堆场,以及贮存有易燃烧材料(如棉、麻、草等)的建筑物,都属于火灾危险的房屋。这些建筑物宜用独立避雷针保护。若采用屋顶避雷针或避雷带保护时,屋脊上的避雷带应支起60厘米,斜脊及屋檐部分的连接条应支起40厘米,所有防雷引下线应支起10~15厘米。防雷装置的金属部件不应穿入屋内或贴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劳务大清包合同.docx VIP
- GB/T 28043-2019 利用实验室间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pdf
- ISO9001-202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版中英文及变化点解析.docx VIP
-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真题及部分答案.pdf
- 卢新国《小企业会计》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VIP
- 海神肌电图仪使用技术说明书.doc VIP
- 秀丽线虫的研究和饲养.ppt VIP
-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最新ISO22301:2019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一整套资料汇编(1).pdf VIP
- 2025上海市六年级升七年级暑假数学衔接讲义 第09讲 平方差公式(八大题型)(解析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