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的科学分析报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 在分子水平 研究生命的科学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4 目录 1.1 发展简史 18世纪中期,Scheele开始研究生物体的化 学组成,分离出甘油、柠檬酸、苹果酸、 乳酸、尿酸,奠定生物化学基础。 1877年,Hoppe-Seyler首次使用 “biochemistry”;1903年,Neuberg再次使 用这一术语。 1938年,Waever在对洛氏基金董事会的年 度报告中首次使用“molecular biology”; 1945年,Astbury再次使用这一术语。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5 目录 1.1.1 酶学的建立和发展 1833年,Payen和Persoz首次发现酶。 1877年,Kuhne首次将可溶性的催化剂命名 为 “enzyme”,希腊语, “在酵母中”。 1857年,Pasteur提出只有活酵母才能进行 发酵。 1897年,Buchner兄弟证明发酵是酶起作用, 获得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 1893年,Ostwald证明酶是催化剂。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6 目录 酶反应机制研究 1894年,Fischer提出酶与底物 “锁和钥匙”假说。 1903年,Henri提出 “中间复合物学说”。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根据中间复合物学说 推导出 “米氏方程”,发展了酶促反应动力学理 论。 1925年,Briggs和Haldane对米氏方程作了修正, 提出 “稳态学说”。 1937年,Cori夫妇发现糖原磷酸化酶的可逆反应, 获得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年,Monod等提出酶促反应机制是酶分子发生 变构效应的假说。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7 目录 酶结构的研究 1926年,Sumner首次证明酶是蛋白质。 1930-1936年,Northrop和Kunitz再次证实酶是蛋 白质。Sumner和Northrop获得1946年诺贝尔化学 奖。 1959年,Moore、Stein、Anfinsen首次测定核糖 核酸酶124个氨基酸顺序,三人共获1972年诺贝尔 化学奖。 1965年,Phillips首次用X射线衍射阐明鸡蛋清溶 菌酶的三维结构。 1969年,Merrifield等人工合成了具有酶活性的 胰核糖核酸酶。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8 目录 新的酶不断被发现 1912年,Batalli和Stern发现脱氢酶。 1933年,汤佩松发现植物中存在细胞色素氧化酶。 1943年,Green和Cori结晶出肌肉磷酸化酶。 1955年,Ochoa和Grunberg-Manago发现多核苷酸 磷酸化酶。 1956年,Kornberg发现DNA聚合酶I。Ochoa和 Kornberg获得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8-1959年,Weiss和Hurwitz等发现DNA指导的 RNA聚合酶。 1967年,Weiss发现DNA连接酶;Yuan发现第I类限 制性核酸内切酶。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9 目录 1970年,Smith提取出专一性很强的限制性核酸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