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维护国家环境安全要点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一国对其敌对国实行有意识的环境破坏造成的环境威胁。 据古巴称,1 996年1 0月21日,美国缉毒署的一架销毁毒品作物的专用飞机趁暮色降临之时突然改变事先登记的航线,入侵古巴东部领空,边下降边喷撒一种不明的烟雾。;事隔数月之后,美机飞越的地区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蓟马虫害。虫害迅速蔓延,造成古巴东部四省的农作物大面积严重受灾。尽管古巴采取了措施,但灾情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针对这一情况,古巴认为美国是有意对其实行环境破坏,遂于1997年6月30日运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赋予的权利,正式向公约保管国俄罗斯递交了照会和有关美国违反公约的指控材料,要求召开正式会议,讨论蓟马虫害入侵事件。 3、来自全球的环境威胁 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形式同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实质,就是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关系,它是不受任何人为疆界的限制和阻隔的。 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森林破坏等的形成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莫不如此。 推而广之,若臭氧层全部遭到破坏,太阳紫外线就会杀死所有陆地生命,人类也遭到“灭顶之灾”,地球将会成为无任何生命的不毛之地。可见,臭氧层空洞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了。 1987年,主要工业国签署了《蒙特利尔公约》,要求逐步停止使用危害臭氧层的化学物质。而且已有更健康的第三代制冷剂出现了,这就是氨。氨是自然存在的物质,由氢和氮元素组成,对环境影响微乎其微。 三、为资源而战 在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凸现之前,主权国家的环境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稀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上。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主权国家在开发利用本国资源的同时,往往通过战争侵略别国,扩大自己的疆土,掠夺别国的资源以扩充自己的实力。 可以说,哪里有丰富的资源,哪里就可能成为资源争夺的焦点。 到了20世纪,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其后分别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雅塔尔体系,均是列强对土地争夺的范围由本国版图向各国殖民地或势力范围延伸的结果。可以说,掠夺资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且不说豪斯的争夺生存空间和“能动的疆界”的思想影响了希特勒,促成希特勒对外大肆侵略扩张。看一看日本作者柄奇英一所著《石油与现代战争》-书就能明白:日本觊觎东南亚的油气资源,德国对高加索和中东石油垂涎三尺,是它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 四、战争不能维护国家环境安全 1、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战争准备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机械化营演习就需占地1 600公顷,而现在同样规模的演习则需要32 000公顷。前苏联的军事基地靶场、和营房就占去其4%的国土面积。 在那些建有军事设施的地方,自然环境遭到了原子、化学和细菌武器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这些污染和破坏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其有害放射物和微生物不可避免地随风、水以及动物传遍全球各个角落。 (2)战争的结果导致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 大规模的战争严重破坏环境的历史由来已久。近5 500年以来,人类共经历了大小战争14 550次,和平时期仅有292年。被历次战争毁灭的财富足以使人类享用数千年。 战争的历史,本质上是火力和破坏增加的历史。 (3)“环境战”直接以破坏环境为目的 环境战自古就有。公元前一千年,约旦人的战争提供了第一个用化学战损害敌方环境的较早记录。敌人的军队将盐撒在农田里,以便破坏约旦人的粮食供应。公元前5 1 2年在奔锡尼与塞西亚人的战争中,当塞西亚人撤退时,他们有计划地实施烧光政策,以便阻 止敌人进入到相当于现代的伊朗地区。 拿破仑战争、美国国内战争和许多其他冲突都包含有意的环境破坏。 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曾大规模地使用落叶除莠剂,使越南南方40%的森林、70%的椰林和43%的农作物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人均遭受3公斤化学毒剂的伤害。类似二氧化物等化学制剂造成成千上万名妇女流产或早产,生出的死胎、怪胎、先天畸形、肿瘤和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更是不计其数。 2、战争最终不能维护国家环境安全 (1)从战争的内涵看,最终不能带来国家的环境安全 战争是一种集体和组织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是矛盾斗争表现的最高形式与暴力手段。 第五章 维护国家环境安全 国家环境安全概念的提出 一 主权国家受到的环境安全威胁 二 为资源而战 三 战争不能维护国家环境安全 四 维护国家环境安全的恰当方式 五 1、国家安全:从广义上讲,主要是指国家在客观上不存在危险和威胁,主观上亦不存在对危险或威胁的恐惧与担心。 2、国家环境安全:地球生态问题及由此产生的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变化对国家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不构成危险和威胁,也不使人们对此怀有恐惧和不安。 一、国家环境安全概念的提出 3、主权国家对环境安全战略的调整 ★最早在理论上将环境问题明确引入国家安全和国际政治范畴的是美国环境学家莱斯特·布朗。在197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