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在铁锰沸石催化剂上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Ⅰ.不同沸石分子筛担载Fe-MnO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考察.pdfVIP

合成气在铁锰沸石催化剂上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Ⅰ.不同沸石分子筛担载Fe-MnO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考察.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成气在铁锰沸石催化剂上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Ⅰ.不同沸石分子筛担载Fe-MnO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考察.pdf

合成气在铁锰/沸石催化剂上 合成低碳烯烃的研究* Ⅰ.不同沸石分子筛担载Fe-MnO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考察 徐龙伢 陈国权 蔡光宇 王清遐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 116023) 提 要 通过对各种沸石分子筛、Al2O3及SiO2担载的Fe-MnO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性能的考 察,发现pentasil型沸石担载的Fe-MnO催化剂有良好的低碳烯烃选择性,而其它沸石、SiO2 及Al2O3担载的Fe-MnO催化剂则不利于低碳烯烃的产生。这可能一方面是由于pentasil型沸 石担载的Fe-MnO催化剂本身存在着金属与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 S(MSI)使催化剂有利于烯烃 生成,另一方面是由于pentasil型沸石独特的孔道有利于低碳烯烃的及时扩散离去,抑制了低 碳烯烃在金属活性中心上的二次反应。研究还表明,催化剂活性与 -Fe及反应过程中生成 的 -Fe2.2C和-Fe2.2C含量存在对应关系。 为寻找一氧化碳加氢选择地生成低碳烯烃的催化剂,除了尝试改进费-托合成的铁 催化剂 (即在铁催化剂中添加其它金属或非金属及其氧化物进行修饰)外,近年来,人们 又采用不同的催化剂制备方法,通过提高金属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以改善低碳烯烃的选择 性。而提高金属活性组分分散度的有效手段是使用担体。由于担体固有的酸碱性及丰富 的微孔结构,往往与金属间存在强相互作用S(MSI,从而影响着催化剂性能[,2];具 有独特孔道结构的担体将促使反应初级产物 低碳烯烃及时扩散离去,抑制了低碳烯 烃在金属活性位的再吸附和再反应,从而可提高低碳烯烃的选择性。 通过在各类沸石分子筛、SiO2及Al2O3担载的Fe-MnO催化剂上CO加氢催化性能 的逐一考察,发现pentasil型沸石担载的Fe-MnO催化剂有良好的低碳烯烃选择性;而 其它沸石、SiO2及Al2O3担载的Fe-MnO则不利于低碳烯烃的生成。本文对沸石分子筛 担载Fe-MnO催化剂的还原难易及程度与催化剂活性进行了关联;并对沸石分子筛孔道 结构对低碳烯烃选择性的影响作了解释。 实 验 部 分 催化剂制备:ZSM-5,silicalite-1(Si-1),silicalite-2(Si-2)及具有ZSM-11 1989年3月22日收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 结构的B-zeolite等均由实验室合成,其它沸石分子筛系商品。所用化学试剂都是分 析纯。 沸石分子筛担体先后在N2、空气中焙烧后,60MPa下压片、捣碎,筛取16 35目 的颗粒,继以真空浸渍含一定比例金属活性组分的硝酸盐溶液,蒸干、焙烧,即得担载 型铁-锰催化剂。 非担载型共结晶体相铁-锰催化剂的制备:取一定比例的Mn(NO3)2与Fe(NO3)3 溶液进行混合,蒸干使其共结晶,540焙烧10小时后,压片、捣碎,筛取1635目的 颗粒催化剂。 2.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评价:用流动态固定床微反色谱装置对催化剂CO加氢反应 的活性和选择性进行评价。催化剂装量为1ml,在450 ,PH2=0.7MPa,GHSV= 3000h-1的H2气氛中还原5小时后,调至所需反应温度,导入CO/H2为1:2的合成气 进行反应,P=1.OMPa,GHSV=2500h-1。反应产物由paropark-QS色谱柱分析,用 美国PE-SIGMA-10微处理机进行数据处理。 3.催化剂表征: (1)程序升温还原(TPR)徊采用H2/Ar为5:95的混合气,气体流速为40ml/min, 升温速度为16/min,由室温升至900 ,热导池检测耗氢信号。 (2)Mossbauer谱:在Elseint公司的AME-50推型谱仪上测定,使用50毫居里5Co (Rh基)为放射源,用 -Fe标定速度,速度调节在区间 10mms-1,分256道计数, 对不同状态的催化剂进行原位测试。 (3)透射电镜(TEM):用 日立H-600型高分辨电镜 分(辨率为4 )测试催化剂活性 组分铁和锰在担体上的分散状态和形貌结构。 结果 与讨 论 一()担载型铁锰催化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