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9卷 第4期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REVIEW Vol59 No4
2013年 7月 July 2013
北秦岭瓦穴子—乔端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
形成温度—压力条件探讨
涂文传,宋传中,任升莲,李加好,张欢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内容提要:瓦乔(瓦穴子—乔端)断裂带是北秦岭尤为重要的断裂带之一,该带经历了长期的变质变形作用,记录
了二郎坪弧后盆地向华北板块南缘俯冲消亡的信息。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对瓦乔断裂带几何学、运动学及形成温压条
件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瓦乔断裂带产状基本倾向NNE,带内线理发育,表现为由N向S逆冲的运动
①
学特征,且存在左旋剪切的分量; 瓦乔断裂带变形岩石显微构造特征明显,反映了挤压应力下塑性流变的特征; 运
② ③
用角闪石全铝压力计,得到瓦乔断裂带形成压力为064GPa。越靠近瓦乔断裂带中心,压力逐渐变大,位于断裂带中心
压力达到068GPa,已达到中压相系环境; 运用角闪石—斜长石地质温压计算得瓦乔断裂带形成温度范围500~
④
550℃,属中温环境。
关键词:瓦穴子—乔端断裂带;显微构造;角闪石全铝压力计;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
瓦乔(瓦穴子—乔端)断裂带是东秦岭构造带中 研究主要集中在断裂带宏观地质特征和构造属性等
尤为重要的断裂带之一。该带位于北秦岭中部,其走 方面,但对断裂带微观构造特征精细研究和韧性剪切
向与北部的洛南—栾川断裂带及南部的商(南)丹 带形成温压条件的研究涉及较少。基于上述存在问
(凤)缝合带近于平行,向西至陕西商州,向东延伸到 题,本文尝试对其进行研究。
河南南召县东部没入南阳盆地,走向NWW,延绵近千
1 瓦乔断裂带的宏观构造特征
千米。长期以来瓦乔断裂带一直被认为是宽坪岩群
和二郎坪岩群的地质界线(王润三等,1990;刘国惠, 瓦乔断裂带南侧为二郎坪群基性黑云斜长片岩、
1993;张二朋等,1992)。前人研究表明,瓦乔断裂带 片麻岩及糜棱岩,北侧为宽坪群云母石英片岩、角闪
南侧的二郎坪群蛇绿岩具有弧后小洋盆的特点(张国 片岩、千枚岩及糜棱岩,断裂带内被卷入的岩石还有
伟,1988;张本仁,1990;李亚林等,1998),是早古生代 加里东期的变形花岗岩、闪长岩等。断裂带宽几千米
末古商丹洋洋壳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消减———碰撞 至十几千米不等,带内岩石片理、片麻理及糜棱面理
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残余洋片。而其北侧的中晚元古 产状基本一致,倾向NNE。线理产状则变化较大。带
界宽坪群则为被动陆缘的裂谷洋盆,是华北板块南缘 内发育数十条不同时期不同构造层次的断层,包括韧
大陆裂解作用的产物(闫全人等,2008)。该断裂带西 性剪切带、脆—韧性剪切带及脆性断层,各断层产状
段商州以北的宽坪群内部,发育有北秦岭宽坪变质地 基本一致:走向NWW,倾向NNE,倾角多变,一般20°
体的韧性剪切体系(许志琴等,1986,1988,1997;张寿 ~80°。本次研究主要以造山期韧性剪切带为主。
广,1991a,1991b)。断裂带东段表现为:大型镁铁质 11 瓦乔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基性糜棱岩和镁铁质超糜棱岩带,宽度超过两百米, 野外选取了横穿瓦乔断裂带的上庄坪—栗扎树
剪切带倾向北,倾角近直立(李亚林等,1998)。张宏 村剖面(AB)、北大庄—十里庙(GH)剖面,断裂带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影响C4草本植物CN比值变化的因素及土壤有机C积累的关系.pdf
- 永定河形成时代的研究.pdf
- 由我国历史飞蝗北界记录得到的古气候推断.pdf
- 铀系方法侧定泥炭年龄研析.pdf
- 铀系组分法测定年青火山岩年龄研析.pdf
- 元素碳碳同位素在古环境的研究中的应用.pdf
- 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兼及施雅风院士商榷.pdf
- 浙东南英安质火山岩早侏罗世锆石SHRIMP年龄的首获及地质意义.pdf
- 直立人的研究的现状──纪念裴文中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pdf
- 直流场和交变场对泥岩磁化率的影响.pdf
- 冰雹形成机制研析并论人工雹胚及自然雹胚的“利益竞争”防雹假说.pdf
- 冰雹云中累积区及冰雹的形成的数值模拟的研究.pdf
-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不同区带油气成藏期差异性及其主控因素.pdf
- 渤海湾盆地惠民凹陷临商断层特征及活动机制.pdf
- 不同变形速率下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发育特征――基于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的研究.pdf
- 不同成因软土工程地质特性的研究――以连云港、南京、吴江、盱眙等地四种典型软土为例.pdf
- 藏北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pdf
- 藏北羌塘盆地菊花山地区晚三叠世古岩溶不整合面的发现及意义.pdf
- 柴达木盆地上新世晚期以来古气候演变的孢粉环境指标重建.pdf
- 长江河口及水下三角洲晚第四纪地层和环境变迁.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