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go培训教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管下料问题2 对大规模问题,用模型的约束条件界定合理模式 增加一种需求:5米10根;切割模式不超过3种。 现有4种需求:4米50根,5米10根,6米20根,8米15根,用枚举法确定合理切割模式,过于复杂。 决策变量 xi ~按第i 种模式切割的原料钢管根数(i=1,2,3) r1i, r2i, r3i, r4i ~ 第i 种切割模式下,每根原料钢管生产4米、5米、6米和8米长的钢管的数量 满足需求 模式合理:每根余料不超过3米 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 钢管下料问题2 目标函数(总根数) 约束条件 整数约束: xi ,r1i, r2i, r3i, r4i (i=1,2,3)为整数 增加约束,缩小可行域,便于求解 原料钢管总根数下界: 特殊生产计划:对每根原料钢管 模式1:切割成4根4米钢管,需13根; 模式2:切割成1根5米和2根6米钢管,需10根; 模式3:切割成2根8米钢管,需8根。 原料钢管总根数上界:31 模式排列顺序可任定 钢管下料问题2 需求:4米50根,5米10根,6米20根,8米15根 每根原料钢管长19米 * 修改错误 LINGO模型 — 例:选址问题 某公司有6个建筑工地,位置坐标为(ai, bi) (单位:公里),水泥日用量di (单位:吨) 假设:料场和工地之间有直线道路 用例中数据计算,最优解为 总吨公里数为136.2 线性规划模型 决策变量:ci j (料场j到工地i的运量)~12维 选址问题:NLP 2)改建两个新料场,需要确定新料场位置(xj,yj)和运量cij ,在其它条件不变下使总吨公里数最小。 决策变量: ci j,(xj,yj)~16维 非线性规划模型 LINGO模型的构成:4个段 集合段(SETS ENDSETS) 数据段(DATA ENDDATA) 初始段(INIT ENDINIT) 目标与 约束段 局部最优:89.8835(吨公里 ) 边界 集合的类型 集合 派生集合 基本集合 稀疏集合 稠密集合 元素列表法 元素过滤法 直接列举法 隐式列举法 setname [/member_list/] [: attribute_list]; setname(parent_set_list) [/member_list/] [: attribute_list]; SETS: CITIES /A1,A2,A3,B1,B2/; ROADS(CITIES, CITIES)/ A1,B1 A1,B2 A2,B1 A3,B2/:D; ENDSETS SETS: STUDENTS /S1..S8/; PAIRS( STUDENTS, STUDENTS) | 2 #GT# 1: BENEFIT, MATCH; ENDSETS 集合元素的隐式列举 类型 隐式列举格式 示例 示例集合的元素 数字型 1..n 1..5 1, 2, 3, 4, 5 字符-数字型 stringM..stringN Car101..car208 Car101, car102, … , car208 星期型 dayM..dayN MON..FRI MON, TUE, WED, THU, FRI 月份型 monthM..monthN OCT..JAN OCT, NOV, DEC, JAN 年份-月份型 monthYearM..monthYearN OCT2001..JAN2002 OCT2001, NOV2001, DEC2001, JAN2002 运算符的优先级 优先级 运算符 最高 #NOT# —(负号) ^ * / + —(减法) #EQ# #NE# #GT# #GE# #LT# #LE# #AND# #OR# 最低 (=) = (=) 三类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集合循环函数 四个集合循环函数:FOR、SUM 、 MAX、MIN @function( setname [ ( set_index_list)[ | condition]] : expression_list); [objective] MAX = @SUM( PAIRS( I, J): BENEFIT( I, J) * MATCH( I, J)); @FOR(STUDENTS( I): [constraints] @SUM( PAIRS( J, K) |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