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介绍.doc

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 文 题 目: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生物 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 学 生 林华春 学 号 1020120923003 专 业 生物科学 层 次 专升本 通讯地址 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学 邮政编码 355001 指导教师 张家辉 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 摘要 介绍了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自然条件,阐述了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并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以提高和保持其生物多样性。 关键字:生物多样性,现状,保护对策,宁德世界地质公园 目 录 摘 要…………………………………………………Ⅰ 一、自然条件……………………………………………………………………1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2 三.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 4 参考文献……………………………………………………6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学生姓名 林华春 学号 1020120923003 入学年级 2010 专业 生物科学 所属学习中心 名称 福建省福安市教师进修校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 指导教师意见: 评分: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评审意见: 评审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备 注 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对策 摘要:介绍了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自然条件,阐述了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并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以提高和保持其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现状;保护对策;宁德世界地质公园     生物多样性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物种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和它们形成的生态过程,通常分为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包括植物群落)多样性[1,2]。对宁德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探讨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多样性的特点及其保护对策。      1自然条件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地理坐标:东经119°01′04″~120°23′46″,北纬26°55′02″~27°13′18″。公园分为白水洋、白云山、太姥山3个园区,总面积为401.34平方千米。地质公园位于福建东北部的屏南县、福安市、福鼎市及霞浦县。北起福安市晓阳镇龙洋村,西界屏南县双溪镇鸳鸯湖,南达福鼎市青屿头,东至福鼎市大员当村。 公园位于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活动带,公园的白云山园区和太姥山园区的花岗岩地貌,既发育峰丛、石堡、石墙、石柱及石蛋等正地貌,亦发育深切峡谷曲流、幛线谷、巷谷、峡谷及洞穴等负地貌景观,地貌的基本类型均发育和保存良好。是花岗岩地貌的典型代表,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和保护价值。是开展花岗岩地貌科研、科考的最佳场所。此外,公园的白云山园区和白水洋园区还发育火山岩地貌,火山岩风化形成的峰丛、石堡、石墙、石柱等正地貌亦发育深切峡谷曲流、峡谷及洞穴等负地貌景观形成各种奇特的火山岩地貌景观。公园中部留洋火山盆地,发育一系列火山构造等地质地貌,颇为壮观。 1.1气候 公园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山地气候、盆谷地气候等多种气候特点,春夏雨热同期,秋冬光温互利,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沿海和内陆温差悬殊,气候类型呈多样型,灾害性天气频繁。年平均气温,沿海县(市)为18.8℃,(最热月出现在7月为28.6℃,最冷月出现在1月为8.9℃),内陆山区县为15℃(最热月出现在7月为24.4℃,最冷月出现在1月为5.2℃)。极端最高温43.2℃,最低温-9.8℃。平均无霜期沿海290~310天,山区230~240天。年均日照时数在1700~1900小时之间。区内年平均雨量自沿海至山区逐渐增大,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以上。年均相对湿度在78%~83%,山区大于沿海。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大风、台风、暴雨、干旱、低温阴雨等。 1.2水文与水资源   白水洋园区内溪流密布,沟壑纵横,分布较为均匀。下村、潭头、岩后、后峭、宜洋、郑山、西岩、考溪、前洋等地各有一条小溪汇入鸳鸯溪。鸳鸯溪全长18千米,流程长,落差高达300多米。   白云山园区内水系发达,蟾溪、竹洲、墙坪等地各有一条小溪汇入穆阳溪。穆阳溪总长116千米,流域面积1 389平方千米。穆阳溪发源于政和镇前,流经周宁荷洋及福安境内社口、穆阳、康厝、溪潭、至闽东赛岐廉首村前汇入富春溪(也称交溪)

文档评论(0)

琼瑶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