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_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要点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革实质: 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作用: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加速井田制的瓦解 战国——秦国:商鞅变法 春秋 齐国(“相地而衰征” ) 鲁国(初税亩) 作用:法律废除井田制,私有制全面肯定 3.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确立过程: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1、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有哪三种形式?哪一种是主要的? (主要) 地主土地私有制它的来源有哪些?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 思考: 来源 公卿贵族公田转化为私田 军功赏赐 土地买卖 这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土 地 兼 并 土地兼并 含义: 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 方式: 买卖、抵押、赏赐、强占 原因: 土地私有,准许买卖 土 地 兼 并 宋代: “不抑兼并” 明清: 日益普遍 概况 战国: 汉代: 出现私有土地 土地买卖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的“灵丹妙药”? 动动脑 危害 经济:赋税收入减少 政治: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措施: 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保护自耕农经济) 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参考) 1.均田制实行的基础是国家拥有大量土地资源; 2.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 3.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 讨论:为什么人们会兼并土地? 1、概念: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产生: 发展: 战国时期 汉代:比较普遍 宋代:日益普遍化 明清:进一步发展 2、租佃关系产生的时间以及发展概况。 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 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3、影响: 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在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与地主之间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唐朝以来,这种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关系,是指无地或少地者为雇主做雇工,雇主按时间付给雇工报酬。雇工与雇主之间没有契约关系,身份更为自由。 租佃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比较租佃农民和自耕农区别 产生 身份、地位 前途 对历史的影响 自耕农 租佃农民 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 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而出现 无地、少地靠租种地主土地为生 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明清时期与地主依附关系减弱,生产积极性提高,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非常脆弱,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佃农经济相对于自耕农经济对历史的影响是间接的 自耕农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 巩固练习 经典分析: 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 )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 立足题目要求所提供信息进行分析;前594年,应属春秋后 期,初税亩即按照田亩的实有税亩收税。由此可知,土地已 私有化。故答案为A 1.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B.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 C.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2.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官田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3.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是在( ) A.秦代 B.隋唐 C.宋代 D.明清时期 知识运用: A C D 井田制中的公田和私田有什么区别? 公田:贵族占有的田地 私田:劳动者的份田,劳动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是怎样逐渐取代井田制? 春秋时期:大量公田被抛荒,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各诸侯国先后税制改革. 这些改革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权,加速井田制的瓦解.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并培植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 课后题 在租佃制下,地主和佃农是一种什么关系? 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原始社会时是土地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