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工作报告范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设计工作报告范本

金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贵州省黔东南州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 2005年5月10日 审定: 校审: 编写:刘家智 目 录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2 设计工作概况 1.3 工程范围和建设内容 2 工程规划设计要点 2.1 设计依据 2.2 设计标准 2.3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4 设计工程量 3 主要设计变更 3.1 重大设计变更 3.2 非重大设计变更 3.3 变更设计工程量 4 设计文件质量控制 4.1 设计成果质量控制 4.2 建设期往来设计文件质量控制 5 设计为工程建设服务 5.1 服务组织机构 5.2 主要服务内容 5.3 服务工作评价 6 经验与建议 8.1 经验 8.2 建议 7 附件 7.1 设计机构设置和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7.2 重大设计变更与原设计对比 7.3 工程设计大事记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按可研或初设报告相关内容编写。工程位置、工程实施前的地貌或工程现状、工程任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1.1.1、地理位置 金泉水库位于黔东南州府所在地的凯里市金井村老猫冲,位于金井河上游,距市中心2.9km。 1.1.2工程现状 1.1.2.1建设过程 金泉水库于1976年冬由凯里镇组织兴建(未作设计),大坝施工围堰为全断面围堰法,施工期洪水从涵洞中排出,大坝清基、填筑采用人工施工,碾压采用人工及机械碾压,砼的拌合及振捣均采用人工拌合及振捣浇筑。1977年春耕前停工,冬季复工时州水电局工程技术人员现场确定为建均质土坝,施工中,州、县曾抽调施工机械和人员支援,1980年基本完成并试蓄水。 1.1.2.2、工程规模 工程枢纽由大坝、正槽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等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3m,总库容104 ×104m3,属小(1)型蓄水工程。工程是以城市防洪、供水、养鱼、绿化、旅游等水利资源综合开发的水利工程。 (1)、拦河大坝 大坝为均质土坝,河床一般高程716.39m,坝顶高程739.39m,最大坝高23m,坝顶长120 m,坝顶宽5.5 m、上游面设0.4m高的砼防浪墙,上游坝面边坡系数:坝底至一马道(高程727.00m)为1:2.78,一马道至二马道(高程733.63 m)为1:3.94,二马道至坝顶为1:2.2,下游坝坡系数:排水棱体(高程723.12)至一马道(高程为729.40m)为1:2.88, 一马道至二马道(高程为734.48 m)1:3.0,二马道至坝顶为1:1.96。大坝上游面二马道以下为浆砌石护坡,二马道以上为砼预制块护坡,下游坝面为草皮护坡。 (2)、溢洪道 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右岸,距大坝约5m,为人工开挖而成,为砼护面衬砌,溢洪道为岸坡正槽宽顶堰溢洪道,总长121m,由溢流首部、泄水渐变段,泄水槽及挑流段组成,其中首部高程为737.66 m,长19 m,0m,泄水渐变段宽从10 m坡缩至8 m,长12 m,底坡比降为7.7%,泄水槽长93 m,宽8 m,底坡比降为9.5~24.4%,挑流段长5.5 m,宽10.5 m,挑流鼻坝高程719.79 m,洪水经溢洪道下泄至已修建好的游泳池内,再由游泳池排至下游河道中。溢洪道最大下泄流量14.66m3/s,最大单宽流量1.46m3/s.m。 (3)、放水涵洞 放水涵洞布置在右段坝体内,为城门型砌石涵洞,净宽1.0 m ,直墙净高0.9m,上部为直径1.0m的半园型拱,过水断面0.9 m2 ,设计最大流量0.8m3/s,涵洞进口为砼竖井式圆形结构,进口闸门为园形斜拉转动式钢闸门,进口直径为1.0m,钢闸门直径为1.2m,止水材料为平板式止水橡胶,钢闸门设计工作水头13.3m,右岸设卷扬式启闭机,控制闸门的开启及关闭,进口竖井式进口高程725.59m,涵洞进口底板高程724.59m。 ⑷、灌溉管道 放水灌溉管布置在放水涵洞内,是一内径0.4m的钢管,壁厚6 mm,长103.0m,放水管进口底板高程为724.59 m。最大放水流量0.3m3/s。400mm)设置在涵洞进口首部,末端接灌溉渠道。 1.1.2.3存在问题 大坝建成运行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工程管护措施较差,处于建库初期管理模式,其工程管理及水库运行现状如下: ⑴、大坝无安全监测设施及水文监测设施。 ⑵、管理所办公人员无固定的办公场所,办公设施简陋,无通讯设施。 ⑶、进坝公路还处于原修建大坝时的便道,现基本只能通行小四轮川路车。 ⑷、工程1980年蓄水后,就发现渗漏,1984年经处理后虽有所改善,但未彻底,因而库水位只能控制在低水位下运行,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⑸、由于放水涵洞闸门未能正常开启,给汛期防洪调度带来困难。 ⑹、放水涵洞沿线四周渗漏点多达20多处,并有10多处有细砂析出,虽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