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第1章要点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可变荷载组合值 (3) 可变荷载频遇值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变荷载同时作用时,取可变荷载的组合值 组合值小于标准值,因为几种可变荷载不一定同时达到各自的最大值 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 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 结构上时而出现的较大值,具有较短的持续时间Tx,小于标准值。 (4)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 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 结构上经常作用的可变荷载,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Tx,小于标准值。 荷载效应 (Load effect) 荷载效应与荷载的关系? C-荷载效应系数 如均布荷载下,简支梁 的跨中弯矩 荷载效应 荷载 荷载效应系数 荷载分项系数:考虑荷载超过标准值的可能性,是一个变量。 分为恒荷载分项系数和活荷载分项系数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分项系数 通常设计值比标准值大,用于设计将使结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按荷载标准值计算得到的内力,称为内力的标准值,例如弯矩标准值Mk、轴向力标准值Nk等。 按荷载设计值计算得到的内力,称为内力的设计值,例如弯矩设计值M、轴向力设计值N等。 强度 随机变量 强度标准值 根据统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的具有一定保证率(如钢筋为97.73%,混凝土为95%)的统计特征值 概率密度 材料强度 强度平均值 强度标准值 1.3.3 荷载和材料强度 验算变形、裂缝宽度时,应采用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计算截面承载力时,要用比材料强度标准值小的材料强度设计值。材料强度设计值等于材料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强度的分项系数。 例如,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ftk/γc。这里,t表示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k表示标准值,c表示混凝土,γc表示混凝土强度的分项系数,γc=1.4。 1.4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是指混凝土结构暴露表面所处的环境条件,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适当的环境类别。 1.5 学习本课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习内容 材料特性 设计方法 轴拉构件 轴压构件 受弯构件 受剪构件 受扭构件 偏压、偏拉构件 变形、裂缝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楼盖结构 单层厂房 砌体结构 基础 知识 构件 设计 结构设计, 后续课程 学习目的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 学会解决工程中的问题:尤其是工程综合问题 学会分析工程中的问题: 学会工程结构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构件和结构 学会发现工程中的问题:创新和发展 学会研究工程中的问题:理论研究 基本理论 工程应用 问题的复杂性 问题的综合性 受力性能 理论分析 构件设计 结构设计 ?材料的力学性能 ?两种材料的配比 ?两种材料的共同工作 设计中有多种选择方案,因此设计结果不是唯一的 学习方法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 受剪构件 受弯构件 受拉构件 受压构件 受扭构件 受拉 受压 受弯 受剪 受扭 截面基本受力形态 基本构件的受力往往是基本受力形态的复合 符号体系 采用主体符号或带上、下标的主体符号。如 M, fy , Ecf, fy′ 主体符号:用斜体大、小写字母; 上、下标:用标号或小写正体字母。 例外:?l ?E 计量单位 力:N(牛顿) ,kN(千牛) 1kN=1000N ; 1kgf=10N 应力:N/mm2 或 MPa(兆帕) 长度:mm , cm , m 考核方法 * Y+F _U0o 自重大 抗裂性差 承载力较低 施工较复杂 修复、加固难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取决于混凝土材料的发展 轻质混凝土 纤维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碳纤维加固 高性能、高功能和智能化是21世纪混凝土科技的主要发展趋势 轻集(骨)料混凝土主要为解决混凝土自重大的缺陷,采用浮石、工业废渣及轻砂为原料,减少了混凝土结构的自重 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轻骨料混凝土 高层建筑为美国的休斯敦贝壳广 场大厦,共52层,高215米。 钢纤维 玻璃纤维 短切碳纤维 聚丙烯纤维 钢纤维、碳纤维及玻璃纤维等均可掺入混凝土中形成纤维 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可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改 善破坏性态及提高抗裂承载力。 高性能混凝土包括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工作性三个要素 建设部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列为“九五”期间建筑业十 项新技术之一,要求在高层建筑中普及C60级混凝土的应用, C80级混凝土达到工程应用,C100级混凝土能在试点工程中应用。 序号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万m2) 应用部位 (层) 混凝土供应方 施工年月 强度平均值(MPa) 1 远吉大厦 2.4 -2 ~ +5 华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