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地区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大豆、木材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融合、开发历史较短、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大经济区域。 (一)东北地区 四、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 1、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水稻: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生长季较短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地区; 玉米:中部地区,其中松嫩平原最为集中,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基本实现了大型机械化生产,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垦区。 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甜菜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 (1)农作物的分布 自然条件: ①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雨热同期; ②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③土层深厚肥沃,遍布肥力较高的黑土; ④灌溉水源充足且春季有积雪融化,有利于春耕; ⑤耕地面积广大。 社会经济条件: ①人少地多; ②地价低廉。 (2)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不利条件:本区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农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温度低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农作物大幅减产。 (3)东北地区土地资源 优势: 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占全国1/5;人均面积大,是全国2倍,全国人少地多的地区); 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黑土、黑钙土土地生产力水平高); ③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问题: ①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因为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加之降水集中,多暴雨。 措施: ①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作物、牧草; 秸秆还田; ②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 ②湿地破坏—沼泽地----因过垦滥垦而破坏严重 ——负面效应(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 措施:加强保护、禁垦、退耕还湿。 沼泽的作用: 调蓄水量;调节气候;净化水体;保护环境;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植物资源。 东北地区沼泽地分布面积广泛的原因是什么? ①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 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③地下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 ④河流有凌汛,易泛滥成灾。 2、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 优势: ①全国最大林区(36%,是全国3倍,人均林地是全国8倍,林地占全区42%)②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林木畜积量1/3)③宜林地区广④森林树种丰富。 问题: 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表现为:①采育失调;②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③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加之森林火灾、虫灾,使森林覆盖率下降 措施: 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综合开发措施: 挖掘森林工业发展潜力;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深度;发展果园林业和柞蚕生产,加强林业基地建设。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天然林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适合林木生长的山地面积大;热量条件由南向北适宜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生长;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有利于树木的生长;有较厚的积雪,春季融化后可滋润树木生长;冬季气温低,使病虫害不易滋生,对树木生长有利。 黄淮海平原由三部分组成:①西部为山前洪积和冲积物堆积而成的缓斜平原(又称为冲积扇),这里土壤肥沃,水源较充足,土地生产力较高,是黄淮海平原中粮棉生产的高产稳产区;②渤海、黄海之滨为地势很低的滨海平原;③介于滨海平原与缓斜平原之间的是冲积低平原,它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岗间为浅平封闭的洼地,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是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主要分布区 。 (二)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的生态问题:严重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 干旱及风沙:春旱4—6月,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稀少 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 盐碱:水盐运动—春秋返盐,夏淋盐,冬盐分相对稳定 (1)低湿洼地的治理与开发——地势低平,洪涝严重,成土母质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 指导思想:因洼制宜;治理模式:鱼塘—台田模式 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2)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 水盐运动:春秋返盐(积盐),夏淋盐,冬相对稳定 冶理:核心是以治水为中心,科学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关键是使土壤脱盐。(引淡淋盐—灌溉,降低作物根区土壤含盐量;井排井灌—抽取盐水,补充淡水;农田覆盖—用地膜、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