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课中古代的土地制度要点详解.ppt

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课中古代的土地制度要点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主土地的经营方式 材料一 明末《沈氏农书》上卷称,雇工农忙之际往往“非酒食不能劝,比百年前大不同矣”。 材料二 乾隆四年(1739年)两江总督那苏图奏报说, “自居己屋,自备牛种,不过借业主之块土而耕之”的佃户,“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即或退佃,尽可别图。故其视业主也轻,而业主亦不能甚加凌虐”。 材料三 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的《大清律例》规定,农业雇工、佃农与地主“共坐共食,彼此平等相称,不为使唤服役,素无主仆名分”,在刑律上“俱以凡人科断” 请思考明清时期农业雇工与佃农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表现和影响。 租佃农民与自耕农的区别 背景不同:前者是土地兼并的必然结果;后者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以及私有土地出现的产物 身份地位不同:前者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往往靠租种土地为生;后者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前途不同:前者在明清时期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促进农业的发展;后者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 3.(2012·海南卷)《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 亲蚕”。后来,历代 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 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解析】 D。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新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始。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井田制(贵族土地所有制) “公田”或 “官田” 北魏实行 均田制 土地私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土 地 兼 并 土地高度集 中,封建土 地制度成为 桎梏 租 佃 制 练习 1、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B、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 C、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2、下列能说明井田制实质的是 A、井田的土地归周王所有 B、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C、公田由贵族占有,收获物交给贵族 D、公田由得到份地的农民耕种 3、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一次重大 变革,因为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 4、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5、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6、东晋时期,谢安家族有“田业十余处,僮仆千人”。孔灵符“家本丰,产业甚广,又于永兴立墅,周围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这些最能说明 A、谢安与孔灵符贪污腐化 B、东晋经济迅速发展 C、东晋时期大地产制进一步发展 D、贫富分化严重 7、均田制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无主荒地需要开垦 B、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收入 C、许多流民需要安置 D、保证国家兵源的需要 8、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的积极作用是 A、佃农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 B、佃农与地主的依附关系消失 C、佃农获得实际利益,积极性提高 D、佃农获得产品的完全支配权 9、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 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二、土地私有制的表现和发展 三、土地私有制下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 知识结构 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废井田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