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沥浸处理中微生物菌群和胞外聚合物对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pdfVIP

生物沥浸处理中微生物菌群和胞外聚合物对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4 卷第 9 期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Vol.34,No.9 2014年9月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Sep.,2014 DOI:10.13671/j.hjkxxb.2014.0624 霍敏波,郑冠宇,梁剑茹,等.2014.生物沥浸处理中微生物菌群和胞外聚合物对城市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34(9):2199⁃2204 Huo M B, Zheng G Y, Liang J R, et al. 2014.Influence of microbial flora and extracellular plyometric substances on municipal sewage sludge dewaterability enhanced by bioleaching process[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34(9):2199⁃2204 生物沥浸处理中微生物菌群和胞外聚合物对城市污 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霍敏波,郑冠宇,梁剑茹,周立祥∗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系,南京210095 收稿日期:2013⁃12⁃01      修回日期:2014⁃02⁃19      录用日期:2014⁃02⁃19 摘要:探讨城市污泥生物沥浸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和胞外聚合物(EPS)变化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对进一步揭示生物沥浸法提高污泥脱水性 能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摇瓶试验探讨了硫杆菌和异养微生物菌群数量的变化及EPS在生物沥浸法提高城市污泥脱水性能中的作 用.试验结果表明,在生物沥浸处理的前2 d 内,由于硫杆菌A.ferrooxidans LX5和A. thiooxidans TS6 的大量生长,导致生物沥浸污泥的pH从初 8 -1 6 -1 × × 始的4.62显著下降至2.47,进而导致污泥中异养菌数量从初始的2.65 10 CFU·mL 下降至8.20 10 CFU·mL ,污泥中EPS含量从初始的 -1 -1 28.18 mg·g (以VSS计,下同)显著下降为13.53 mg·g .A.ferrooxidans LX5和A. thiooxidans TS6 的大量生长、异养微生物细胞的死亡破裂及 12 -1 × × EPS含量的下降共同促使污泥的结合水含量从初始的37.28%下降至21.10%,最终导致污泥比阻从初始的5.14 10 m·kg 显著下降至6.92 11 -1 10 m·kg .通过验证试验发现,原始污泥在剥离EPS后其比阻仅为原来的11.23%,其脱水性能与生物沥浸2 d后的污泥在0.05水平上没有 显著性差异.因此,污泥中A.ferrooxidans LX5、A. thiooxidans TS6和异养微生物菌群数量的改变及EPS含量的减少是生物沥浸法提高污泥脱水 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污泥;生物沥浸;微生物菌群;胞外聚合物;结合水;脱水性能 文章编号:0253⁃2

文档评论(0)

wdhtm3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