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素養是什麼碗糕(3985kb).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媒體素養是什麼碗糕(3985kb)

媒體教育之特色:     1、關注閱聽人對於自身媒體行為的反思 :   反思個人媒體行為的目的則在澄清自己媒體使用上的慣性行為,在察覺自身的慣性思考與行為,然後轉化媒體使用模式,進而探索與產生新的可能  2、將「媒體近用」獨立為一個重要面向,強調接近使用 媒體與實踐行動的重要性:    在台灣的媒體素養核心概念圖中,媒體近用置於中心位置,原意也在期望每個核心概念都能與近用的實踐行動相連結。 * 核心概念 教育政策 課程實踐 師資培育 特色 瞭解媒體訊息內容與符號特質 思辨媒體再現 反思閱聽人意義 分析媒體組織 實踐媒體近用 2002年宣布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 2003年成立媒體素養教育委員會 K-9目前尚未積極融入正式課程、高中∕職選修課、大學以媒體素養概論為通識課(14所) 尚未有媒體教師和師培機構從事人才培育 由政府機關和民間團體不定期進行媒體素養活動和研習 全民策略 媒體近用為獨立面向 * * * * * 鄧宗聖 美和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專任助理教授兼文化事業發展系主任 通訊電話:08-7799821#8690; 0925317352 個人資料:.tw/onweb.jsp?webno=3333332662 教學工坊:http://www.avliteracy.co.cc 從搖籃到墳墓的媒體消費行為 幾個台灣數據: 觀看電視的時間 2.3hr / 天 9 年 / ㄧ生 看廣告的時間 1.5年 (兒童接觸媒體的時間) =上學的時間 (1200小時/年) 每天閱讀時間 (課外閱讀時間) 25分鐘 每天上網時間 68分鐘 每晚8點到9點看電視人口 5.5/10人 * 媒體資訊充斥意識型態與刻板印象 舉例說明: * ?男人V.S.女人 白領 V.S.藍領 * 老人 V.S.青壯年 政府 V.S.百姓 婆婆 V.S.媳婦 連續劇《婆媳過招千百回》 媒體消費者與媒體產製者之間存在不平衡的關係 舉例: 1?東森超媒體旗下擁有: (1) 13個以上電視頻道:東森購物(4台)、東森新聞、東森幼 幼、東森綜合、東森戲劇、東森新聞、東森娛樂、東森 電影、東森洋片、東森新聞S台(停播後又復播(試 播)、超級電視台、超視育樂台 (2) 2個網路媒體:ETtoday網站及網路報紙、東森購物網路商 城 (3)有線電視:是國內最大的有線電視經營者 (4)網路系統:東森寬頻ADSL及亞太固網 (5)廣播系統:ETFM東森廣播網 (6)平面媒體:民眾日報 * 媒體與民主政治的關係不可分 1.由於一般人缺乏直接參與政治事物與接觸政治人物的近身經驗,因此媒體所提供的政治與公共事務的資訊成為選民政治知識的主要來源。 2.試想,選民在選舉候選人時的可能依據是什麼? * = 愛台灣 阿扁 公民傳播權的覺知待啟蒙 1. 公民有傳播的權利與責任 2. 接近使用資訊的權利 3. 近用媒體的權利 4. 免於被媒體歧視的權利 5. 接受媒體素養的權益 * 媒體在提供資訊時有五項重要的本質: 媒體的資訊並不全然真實地反映世界。 媒體訊息都經過複雜的篩選、包裝、選擇與組合 訊息的呈現,可能受到各式影響(包括媒體記者與編輯者、媒體部門與組織負責人,甚或政府、政黨或財團) 媒體的傳播科技特質,塑造了媒體的表現形式或內涵 閱聽人是媒體工業運作下所產生的市場商品 * 媒體素養是: ?有能力去分析(analyze)、 ?評估(evaluate)、 ?產製(produce)各種媒介訊息, ?達到愉快(pleasure)使用與溝通 (communicate)思想的目的, ?並有能力近用(access)媒體。 * 真實的再現,而非反映真實!! * * * 獨尚 文字識讀 菁英主義 古典制約 刺激與反應 縱向個別 媒體的素養 素養觀 社會脈絡 媒體教育 本質 流行文化運動 使用與滿足 涵化理論 素養即論域 多元素養 文化工業即 意識形態工業 批判理論 符號學 意識形態 後現代主義 文化研究 接收分析 行動研究 獨尚 文字識讀 菁英主義 免疫式 保護主義 縱向個別 媒體的素養 流行文化運動 品味區辨 素養即論域 多元素養 文化工業即 意識形態工業 再現的分析/解構 媒體消費者 後現代主義 文本多義 知識建構 媒介公民 1930 1960 1970 1980 1990 * 1949-1988 政治戒嚴 = 媒體管制 媒體數量變化 ( 2002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