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卷第期 环境科学学报 ,
32 3 Vol.32 No.3
年月 ,
2012 3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Mar. 2012
李梦凯,强志民,史彦伟,等.2012.紫外消毒系统有效辐射剂量测试方法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32(3):513520
, , , []
Li M K QiangZ M ShiY W et al. 2012.Research progresson the effective dose measurement methodsfor UV disinfectionfacilities 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32(3):513520
紫外消毒系统有效辐射剂量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李梦凯,强志民,史彦伟,李庭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收稿日期:20110817 录用日期:20111104
摘要:近年来,紫外消毒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关于其辐射剂量的测试方法在国内外的发展还较为缓慢,特别是目前国内
还没有机构能够采用标准的生物剂量法来对紫外消毒系统内部的有效辐射剂量进行验证. 因此介绍了国际上几种主要的紫外剂量测试方法,
包括生物剂量法、化学法和模型计算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几种新开发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前景,以期
为紫外消毒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关键词:紫外消毒;有效剂量;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02532468(2012)0351308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ective dose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UV disinfection
facilities
LI Mengkai,QIANG Zhimin ,SHI Yanwei,LI Tingg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Aquatic Chemistry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 ,
Beijing 100085
Received 17 August 2011; accepted 4 November 2011
Abstract:In recent years,ultraviolet (UV)exposure has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disinfecting drinkingwater and wastewater. However,the progress
,
on the measurement methodsforthe effective UV dose islimited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In partic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磁性纳米复合材料CoFeM48对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去除研究.pdf
- 磁控溅射Al靶功率对类金刚石薄膜的结构和摩擦学性能影响.pdf
- 磁铁矿活化过硫酸钠降解泥浆体系中的三氯乙烯.pdf
- 磨损加疲劳载荷下的协同疲劳行为.pdf
- 磨损增强型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pdf
- 磷与四价硒的共存对小白菜磷、硒吸收及转运的影响.pdf
- 磷对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生长和积累锌的影响.pdf
- 磷酸盐水泥对90 Sr固化性能的研究.pdf
- 磷酸钙沉淀法同步去除污泥水中磷和腐殖质的优化研究.pdf
- 磷酸锌表面脂肪酸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pdf
- 紫外照射对FOTS自组装分子膜表面特性和摩擦特性的影响.pdf
- 紫色丘陵区不同弃土弃渣下垫面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pdf
- 紫色土坡耕地C、N与微生物C、N变化及其耦合特征.pdf
- 紫色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氮素时空分异特征.pdf
- 紫花苜蓿NAC转录因子MsNAC1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pdf
- 絮凝体形态学和密度的探讨——Ⅰ.从絮凝体分形构造谈起.pdf
- 红壤不同粒级组分中砷的形态——基于连续分级提取和XANES研究.pdf
- 红壤中结合态磷在酸化条件下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pdf
- 红树幼苗对汞的吸收和净化.pdf
- 红毛里II号桥施工线形控制及精度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