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3卷 第5期 摩 擦 学 学 报 Vol33 No5
2013年9月 Tribology Sept,2013
考虑摩擦因素的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分形
预估模型及其仿真分析
李小彭 ,鞠 行,赵光辉,梁亚敏,闻邦椿
(东北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摘 要:为建立更完善和精确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本文根据分形理论和摩擦学原理,从微观角度建立了考虑摩
擦因素的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分形预估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接触载荷、分形维数、摩擦系数和接触面积
等因素对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随法向载荷和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大,
而随分形尺度参数的增大而减小;摩擦系数对结合面切向接触刚度的影响较大,不同实际接触面积下的切向刚度相
差较大;当分形维数较小时,摩擦系数对结合面切向刚度的影响将降低.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结合面的动力学
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结合面;摩擦;分形;切向接触刚度;仿真
中图分类号:TH11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595(2013)05-0463-06
FractalPredictionModelforTangentialContactStiffness
ofJointSurfaceConsidering
FrictionFactorsandItsSimulationAnalysis
LIXiao-peng,JUXing,ZHAOGuang-hui,LIANGYa-min,WENBang-chun
(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Automation,NortheasternUniversity,Shenyang110819,China)
Abstract:Toestablishamorecompleteandaccuratemodeloftangentialcontactstiffnessofjointsurface,thefractal
predictionmodelconsideringfrictionfactorsfortangentialcontactstiffnessofjointsurfacewasestablishedfrommicrocosmic
angle.Thismodelwasbasedonfractaltheoryandprinciplesoftribology.Theinfluencesofcontactload,fractaldimension,
frictioncoefficient,contactareaandotherfactorsontangentialcontactstiffnessofjointsurfacewerestudiedbythewayof
numericalsimulationanalysis.Theresultsshowthattangentialcontactstiffnessofjointsurfaceincreasedwiththeincreaseof
normalloadandfractaldimension.Itdecreasedasaresultoftheincreaseoffractalscaleparameters.Frictioncoefficient
hadagreaterimpactontangentialcontactstiffnessofjointsurface.Tangentialstiffnesshadlarge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紫色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氮素时空分异特征.pdf
- 紫花苜蓿NAC转录因子MsNAC1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pdf
- 絮凝体形态学和密度的探讨——Ⅰ.从絮凝体分形构造谈起.pdf
- 红壤不同粒级组分中砷的形态——基于连续分级提取和XANES研究.pdf
- 红壤中结合态磷在酸化条件下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pdf
- 红树幼苗对汞的吸收和净化.pdf
- 红毛里II号桥施工线形控制及精度分析.pdf
- 红霉素在模拟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征.pdf
- 纤维素降解复合菌系中纤维结合蛋白的分离及鉴定.pdf
- 纤铁矿微生物异化还原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pdf
- 考虑政府引导的电子类产品逆向供应链奖惩机制设计.pdf
- 考虑消费者效用与保鲜的生鲜农产品EOQ模型.pdf
- 考虑碳交易的供应链环境下产品定价与产量决策研究.pdf
- 考虑碳配额差值的选址-路径-库存集成问题优化模型与算法.pdf
- 考虑量化效应的扭振观测器设计.pdf
- 耐冷亚硝酸盐型反硝化细菌Pseudomonas putida Y-12脱氮特性.pdf
- 耐受铅真菌的筛选及其对Pb2+吸附的初步研究.pdf
- 耐汞好氧反硝化菌的鉴定及适应汞离子的特性研究.pdf
- 耐热水稻品种“Nagina22”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pdf
- 耐盐降解苯乙酸类菌株A1(Arthrobacter sp.A1)的分离和特性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