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泥石流教案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3 泥石流的成因 一、自然因素 二、人类活动 §4泥石流 §4.3泥石流的成因 §4泥石流 一、自然因素 土层指基岩以上的松散堆积物,包括表层土、中层重力堆积物和底层残积物。泥石流发生区的表层土大部分是砂性黄土,厚20~30cm,质地松软易透水,其下为土石混合层厚30~50cm,再下为碎石层厚50~100cm,最下为不透水层或弱透水层。 1.地质因素 泥石流形成的物质基础是由地质条件决定的。一般而言,褶皱断裂复杂、挤压扭动以及构造节理发育交叉地区,岩石较破碎、易风化,有利于松散堆积物产生和贮备。 2.土层因素 泥石流发生区域的地形一般为山高、坡陡、谷深,泥石流多发生在水系发源地、地势相对高差大的坡面凹处。 §4.3泥石流的成因 §4泥石流 一、自然因素 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主要触发条件之一。60%以上的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是由暴雨诱发的。 植被可以防止地表径流对坡面土层的直接冲刷,延缓地表水向沟谷中汇集速度,防止和推迟泥石流的发生。 3.地形 4.植被 5.降雨 云南小江支流蒋家沟附近的生态植被状况 从2007年5月11日凌晨开始,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连续降雨,5月17日,位于香格里拉县尼西乡的迪庆州骨干电站汤满河水 电站被泥石流冲毁 重庆2007,从7月16日早上8点开始,截至7月17日下午5点多,全市共有14个区县出现了暴雨,雨量达50毫米以上,其中潼南、铜梁、合川和渝北这4个区县下了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简直就是石头瀑布,转眼间整条路就被封了!” 现场目睹路人惊叹。7月17日上午10点,南岸区上新街上南山的路口突然爆发泥石流,上万吨泥石涌下将道路全部封住,11辆汽车当即被困,幸无人员伤亡。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乡村人口的增长、管理水平的低下,不少地方争相侵占沟道、滥伐林木、破坏植被、陡坡开荒、过度放牧、随意切坡、开渠、修路、采矿和弃土弃渣等。 这些活动有的破坏植被加大了水流冲刷能力,有的破坏了土壤和山体的稳定性,提供了大量松散物质,恶化了自然环境,增加了泥石流的发生几率。 二、人类活动 §4.3泥石流的成因 §4泥石流 冲断的桥梁 决口 2007年5月18日至20日,位于山西繁峙县岩头乡的宝山铁矿尾矿大坝发生渗漏随后溃坝。近百万方污水带着泥石流急速流进河流,冲向岸边的村庄,农田,冲坏一座桥梁和部分通信电力设施。没有人员伤亡。 §4.4 泥石流的危害 一、危害特点 二、危害方式 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泥石流 一、危害特点 §4.4泥石流的危害 §4泥石流 分布广泛,分区明显 泥石流危害一般限于乡村和城区局部范围 泥石流成灾率高 具有诱发性和群发性 人员伤亡多,财产损失重 严重制约城镇及辐射区经济发展 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的50多年中,不同程度遭受过泥石流危害的山区县级及以上城镇达101个。其中不少城镇反复受灾,受灾次数在2次以上的城镇达59个。部分城镇受泥石流危害的次数达10余次,如甘肃省的兰州市、武都县,四川省的西昌市、九寨沟县、泸定县,青海省的西宁市等。 §4.4泥石流的危害 §4泥石流 一、危害特点 九龙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雅砻江畔,属青藏高原边缘横断山区的一部分,境内山高坡陡,地质结构破碎,各种灾害频发,泥石流、滑坡等山地自然灾害尤为严重。    2007年5月24日凌晨,九龙县的呷尔、乃渠、乌拉溪、踏卡等乡普降暴雨,短时间内降雨量达到30毫米,进而诱发多起泥石流、岩崩、滑坡等地质灾害。至5月25日,共造成12人死亡,受伤18人,其中重伤2人。全县4050户16200人不同程度受灾;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9440亩,冲走牲畜2175头;损毁省道215线公路路面10多处4141米,公路拱桥2座,便桥15座;房屋毁损3000多间、棚圈1250个、沼气池135口;冲走大卡车3辆、拖拉机3台、摩托车3辆,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42.5万元。 §4.4泥石流的危害 §4泥石流 一、危害特点 二、危害方式 §4.4泥石流的危害 §4泥石流 冲刷:在沟道的上游段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中游段以冲刷旁蚀为主,下游段在堆积过程中时有局部冲刷。 冲击:包括动压力、大石块的撞击力以及泥石流的爬高和弯道超高等能力。 堆积:主要出现于下游沟道,尤其多发生在沟口的堆积扇区。 其它:还具有磨蚀、振动、气浪和砸击等次要危害方式。 它们与泥石流的规模、流态、沟床条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4泥石流的危害 §4泥石流 1.对经济活动的危害 危害城镇 据现有资料统计,全国有100座以上的县(市、区)级政府驻地及以上城镇遭受泥石流的威胁和危害,四川和重庆有35座。 四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