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区聚落分布在洪积扇平原 平原聚落分布 平原聚落分布 考虑洪水的威胁! 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 高原地区 山区 冲积平原 自然条件 河流地貌 河流地貌条件 聚落分布 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 差 较好 深切的河谷 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冲积平原 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 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如雅鲁藏布江河谷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呈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 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 下列各幅图如何与青藏高原某地河谷、长江三峡 、荆江河段 、上海接近入海口 一一对应? A B C D 长江源 沱沱河 长江流域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概念: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溯源侵蚀 下 蚀 侧 蚀 侵蚀 类型 初期:河谷横剖面呈“V”形 中期: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河谷展宽 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U”形 河流侵 蚀地貌 河谷 演变 溯源侵蚀 3.河谷的 增加。 1.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 2.河源向 长度 河流侵蚀作用的三个方向及河谷形态 后退 下蚀 1.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沖走。 2.下蚀使河谷 。 加深 侧蚀 2.侧蚀使河谷 。 1.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 展宽 河谷横剖面呈“V”形 河谷横剖面呈“U”形 在流水的不断侵蚀下,下端 较软的岩层易受到侵蚀淘空, 而上端岩层也会逐渐剥落, 使得河谷不断向河流源头的 方向移动,我们就把这种侵 蚀叫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的结果会使河谷不断地向河流源头延伸,使河谷不断延长 上游:虎跳峡 虎跳峡这种地貌形成与什么外力 作用有关? 在这种外力作用下,虎跳峡的河 床应该会呈现什么形态?请你从投 影中的甲、乙、丙三幅图中选出最 切合虎跳峡的一幅 说出这种作用力的方向如何? 流水的侵蚀作用 乙“V”形谷 下蚀 长江中下游: 下蚀减弱 侧蚀加强 “U”形谷 思考: 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以侵蚀为主,哪个地方以堆积为主? 河床有何差异? 凸岸堆积,河床较浅 凹岸侵蚀,河床较深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在中下游平坦地区,由于侧蚀使河道变宽、弯曲,水流在弯曲处沿惯性方向流向凹岸,使凹岸水量较大,流速较大,侵蚀作用明显,而凸岸水流较慢,堆积作用明显而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现象。 河流的侧蚀作用 如何判断凹岸和凸岸: 水流的惯性作用 (河道弯曲)! 地转偏向力 a,凹岸侵蚀作用强,河床坡面陡,水深,航道不易淤积,利于船舶的航行停泊,利于筑港;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河床易塌陷,且水深流急取水不方便,不安全,不宜为住宅地。 b,凸岸堆积,河床坡面缓;水流缓,便于取水;凸岸沉积易于形成肥沃土壤,利于农耕;地势平坦,适合居住;凸岸天然水面可作防御之用。 凹凸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河谷的演变 初期 ______和______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___形 中期 _____侵蚀减弱,_____侵蚀加强 河谷展宽 成熟期 _____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___形 V 下蚀 溯源 下蚀 侧蚀 槽 侧蚀 河流不同河段主要侵蚀方式及其对河谷地貌的影响 图 2 图 3 A B C 河谷地貌形成过程 沟 谷 降水、 冰雪 融水 汇聚 沟 谷 流 水 下蚀 溯源 侵蚀 沟 谷 加 深 和 延 长 V 字 形 河 谷 侧蚀 出 现 河 湾 侵蚀 堆积 槽 形 河 谷 初期 成熟期 阅读 思考 你认为下列三个河段河床的横断面应分别与甲,乙,丙哪幅河流的横断面图相对应? 虎跳峡河谷 荆江河段河床 长江下游地区河床 二、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地貌类型,由①洪积—冲积平原, ②河漫滩平原,③三角洲组成 地 貌 分布 成因 地貌特点 图示 冲 积 扇 山前 (山 口处) 河流流出山谷口,水道变宽,地势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 解读《GB_T 23850-2024工业高氯酸钠》全面解读.docx VIP
- 总经理股东会汇报.docx
- 2025-2030中国二甲基氨基丙胺(DMAPA)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上海市浦东新区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高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答案.docx VIP
- 点石斋画报.12集.24册.申报馆编印.1884-1889年.pdf VIP
- 印学话西泠 教学课件.pptx VIP
- 慢性呼吸疾病肺康复护理专家共识.pptx
-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练习.docx VIP
- 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