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组 分 讨 论 第一组:什么是小农经济?它有哪些特点? 第二组:小农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有条件和发展不利因素有哪些? 第三组:小农经济的地位? 第一组: 含义: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结合图文材料和本课所学,谈谈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基本形态(或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庭手工业为辅,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 ④基本模式:以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个体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具有分散性、封闭性。 ⑤土地制度: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赋税和徭役繁重 ⑥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难以扩大再生产(狭隘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差,承受能力弱(脆弱性)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④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⑤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第二组: 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第三组: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它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但是正由于小农经济牢固的存在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 小农经济发展的地位 课堂小结 发达的古代农业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耕作技术进步 灌溉水利提高 地位 发展有利不利条件 含义和特点 影响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2)经济: (1)政治: ①国家是否统一 ②政局是否稳定(政治是否清明) ③统治者是否重视(改革或变法) (3)科技文化:天文历法的进步 ①农具的改进 ②农业生产技术(耕作技术)的提高 ③水利工程的兴修 ④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生产关系的和谐调整) 生产力的发展 (4)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经济的交流 (5)对外关系:各国间经济的交流 (6)人民的辛勤劳动 (7)良好的自然条件 2.不利因素: (1)政治: ②政治黑暗,封建统治腐朽 ①政局动荡 (2)经济: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力量弱小,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 ②残酷的封建剥削(赋税徭役的沉重) ③土地兼并严重(土地的高度集中) (3)恶劣的自然条件: 水旱灾害 【以史为鉴】 当今中国农村人口膨胀,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走向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农业发展现状,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建议: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2、精耕细作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3、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特色优势; 4、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5、完善水利设施,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6、政府应减灾减负。 1.《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 A.孔子有教无类,学生多是贫家子弟 B.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学生参加农业劳动 C.春秋人物多取贱名 D.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可能已有牛耕 D 练习与巩固 2.唐代均田制规定:成年男子授口份田八十亩,死后由政府收回,除非地广人稀的地区,不得过限占田。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当时可能存在着土地国家所有制 B.均田制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平均地权” D.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土地与劳动者分离的问题 C 练习与巩固 3.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D.自给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