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我国现行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一般把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中。 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邮政法规定: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 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阅 他人信件 律师法规定: 律师对于业务中接触到的个人隐私有 保密责任 小琳的烦恼(一) 小琳是温州某中学初三(2)班学生,一直以来小琳的成绩总是令父母满意,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绩连续下降,妈妈非常担忧。于是家中就出现:小琳与同学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小琳与同学上网时,妈妈会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琳的书包这些天总还有被人整理过的迹象----- 问:你觉得妈妈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思考: 怎样认识家长、老师出于关心和爱护而侵犯子女、学生隐私的行为? 1.拆阅他人信件和翻阅他人日记等是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我们应该加以制止和反对。 2.要理解父母,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们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善意的,是担心我们结交坏人或头脑简单做了坏事,或担心我们有什么烦恼不能解决等。 3.为防止类似事情发生,平时要多和父母,老师沟通,交流。让他们理解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争取他们的支持,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经验。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二、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炒作应该是一个贬义词,是一种非正常宣传手段。是指自己或他人,通过一些手段,技巧,来对自己或自己的作品进行刻意的宣传,以达到提高自己或自己作品的人气、声望。炒作的方式是制造噱头,目的是吸引读者的关注,最终提高物品的发行量或关注度。炒作充分利用人们爱看热闹、猎奇,争吵、窥私欲等弱性,围绕一点充分发挥作者的制造力和想象力。故意引发争议,制造话题,使相关的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流传于各大网站报章头条,从而达到宣传最新作品、谋取经济利益的最终目的。 如何看待娱乐圈的炒作现象? 三、自觉尊重个人隐私 1、尊重自己的隐私 2、尊重他人的隐私 3、保护个人隐私不等于自我 封闭 小琳的烦恼(二) 一天,小琳妈妈特地到学校向班主任杨老师了解小琳在学校的情况。此后,杨老师非常关注小琳。这天自修课杨老师巡堂来到教室,发现小琳在看一封信,看信的字迹,很像是男孩子写的,杨老师断定小琳在谈恋爱,于是把信抢过来。杨老师要求小琳交待谈恋爱之事。小琳百般争辩最后老师要小琳叫家长,小琳不敢告诉父母。第二天班主任上课时在全班同学面前不仅对小琳连嘲带讽的批评一通还把那封信当众读了一遍,小林自觉无地自容,冲出了教室------在校外游荡了一天,傍晚时被汽车撞了伤了。 问:你认为杨老师这么作对不对?为什么? 对上述行为你怎么评价? 近来,一种被称作“电子家长”的电脑监控软件在广东的家庭中逐渐流行起来。一些为孩子上网失控而伤透了脑筋的家长,尝试着给家里的电脑装上监控程序,限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和内容。记者在几个广州的家庭里看到了这种“电子家长”,它不但可以由家长来设定子女的开机时段、上网时间和休息时间,也可以过滤掉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并且限制运行某些应用程序,比如游戏等等。更令人关注的是,其监护功能还可以使家长看到孩子的上网纪录、聊天纪录等。 案例讨论: 日前,西安市一位母亲向记者哭诉了她与14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争执及全家人因此对她产生的误解。据这位母亲讲,她的儿子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所以全家人都比较顺着他,儿子上初二后,这位母亲给他配了个手机,为的是平常联系起来方便些,可以随时找到儿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手机,不久前的一个晚上,母子二人发生了一场大战,当时,她听到儿子的手机响,就拿过来想看看是谁这么晚还来电话,而这一举动的思想基础当然还是不放心儿子。没想到的是,她的举动竟令儿子大怒,他扑过来揪住妈妈的头发猛踢了一脚。伤心欲绝的她叫来家人评理,在批评完孩子的粗暴举动后,所有家人竟都认为她不经孩子同意查看手机的行为侵犯了隐私,老师也说她不该侵犯孩子的隐私。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的独立意识渐渐萌生,因此和父母老师的分歧日益明显,当自己的隐私和父母老师的关爱起冲突的时候,你究竟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成长的烦恼之——隐私 看哪个小组可以想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小组讨论: 1、下列关于“侵犯隐私权”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犯他人名誉权处理。 B、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向公安局告发,致使他人遭受依法逮捕的,按照侵犯他人名誉权处理。 C、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以书面形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手术室规章制度33项汇编.pdf VIP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工作的创新-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第2020040期)-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劳动实践(教案)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VIP
- 2024年湖北省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数学试题(d含答案).pdf VIP
- 新教科版六上科学1-2《怎样放得更大》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冶金消防安全知识课件.pptx
-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2024).pptx VIP
-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ppt课件.pptx VIP
- 迅达5400综合系统介绍(2).pdf
- 新教科版六上科学知识点+练习题-1.2《怎样放得更大》.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