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 苯及同系物暴露与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台酶关系的研究 中英摘要
苯及同系物暴露与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关系的
研究
公共卫生硕士(衄H)
硕士生:杨爱初
指导教师:刘移民副教授
中文摘要
为进一步探讨苯及同系物对职业暴露人群外周血白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
本次研究傲了以下工作。
【目的l
1、建立外周血白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活性的测定方法,
建立外周血自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P,/)假基因多态及PARP微卫
星DNA之Promoter(CA)多态性的检测方法。
2、探讨苯及同系物接触工人外周血白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
活性。苯及同系物接触者是否存在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活性的差异,包括
接触工龄、接触者浓度等差异。另外,苯中毒明显存在女陛易感,多聚二磷酸腺
苷核糖聚合酶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
3、探讨慢性苯中毒病人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假基因多态分
布特点,为寻找苯中毒的易感者提供依据。
便下一步研究苯中毒病人与Promoter(CA)多态性的关系,为苯中毒易感性研究
提供依据。
[方法】
l、用[“P]NAD放射性标记法测定某石化企业37名接触苯及同系物的工人外
周血白细胞PARP活性。
2、采用酚一氯仿法提取基因组总DNA,核酸蛋白定量仪(DU400)测定0D260
及0D280的值,计算DNA浓度及纯度。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 苯及同系物暴露与多聚二磷酸腺萤校耩聚合酶关系的研究 中英摘要
3、PARP假基因多态测定,参照Lyn等的方法,并摸索多聚酶链反应(PCR)
CCA
条件,从基因组DNA中扩增PARP假基因片段。引物如下:5’.AAGAAG
2.1%琼脂糖电泳。
TCCCCATCTCTTTCT
正链引物:5’一GAT ZZ一3’;负链引物:5’一AAA
TTGTGGTAATGACTG
CA一3’。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显色。
[结果]
于对照组10.5%(P0.01);女性工人PARP活性异常率为61.9%,明显高于男性
工人37.5%fP0.01)。
2、苯中毒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范围0‰~6‰,中位数为2‰,对照
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范围0‰~3‰,中位数为1‰;苯中毒病人SCE率为
(6.31±1.26)次/细胞;对照组SCE率的群体平均值为5.59±0.18次/细胞。苯
中毒组与对照组微核率、SCE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O.05),苯中毒组和对照组
的PARP假基因中B纂因频率分别为0.121和0.116,苯中毒组与对照组PARP假
基因多态分布一一致(PO.05)。
%,36.84%。
[讨论]
1、本研究结果可见,苯及同系物接触组外周血白细胞PARP活性和异常率均
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进一步证实苯及同系物的致毒、致癌作用可能与白细
胞中异常高的PARP活性和DNA损伤有关。考虑到异常高PARP活性对癌变的指示作
用,建议将外周血白细胞PARP活性作为长期低浓度苯及同系物作业人群的健康监
护指标之一,在职业健康体检中与血常规同时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工人
PARP活性异常率高于男性工人,可能与女性对苯的易感性较男性高有关。
2、本次研究证明苯中毒病人中微核率及SCE率的增高,表明苯中毒导致
II
中山大学硕士论文 苯及同系物暴露与多聚=磷酸腺苷核耱聚合酶关系的研究 中莫摘要
DNA的损伤肯定。我们的研究未发现苯中毒与PARP假基因多态性及B基因频
率增高有统计学差异,未发现苯中毒病人PARP酶的假基因多态存在差异。慢性
苯中毒可引起微核率、SCE的增高,未发现PARP假基因多态与慢性苯中毒有关
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号染色体短臂抑癌基因CpG岛甲基化表型和非小细胞肺癌关系研析.pdf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发展——以机会扩大和质量保障的关系为中心.pdf
- 1973年—1998年日元汇率变动和日本贸易竞争力关系的协整分析.pdf
- COX-2和M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和浸润转移的关系.pdf
- COX-2和VEGF在骨肉瘤中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关系.pdf
-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和急性胰腺炎关系的临床实验的研究.pdf
- E2F-1、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肠道菌群失调和大肠癌发生发展关系的初步的研究.pdf
- E-钙粘蛋白基因多态性和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关系研析.pdf
- HCN4基因和特发性房颤的关系.pdf
- HCY、HS-CRP和心绞痛及中医证型的关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