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篇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 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同类型国家 战前 战后 G7 +1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是与“发展中国家”相对应的概念,一般指那些生产力高度发达、具有成熟的市场经济关系及其体系、社会经济结构十分稳定的国家. 一般认为,OECD成员国家(初始成员国?个,现有?个)属于发达国家。 主要发达国家:G7? ? ? 第九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提示 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整体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本章对其经济体制进行阐述和分析。 从总体上认识和理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及经济体制模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由四部分组成: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 学习重点和难点 本章学习重点是西方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和手段以及美、德、日经济体制模式的异同。 难点是如何认识和理解“新经济”,它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还是周期出现?它为何只在美国表现明显? 第九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 第三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第四节 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第一节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一、经济恢复时期 (战争结束到50年代初期 )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 三、经济“滞胀”与调整时期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 四、“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时期 (90年代以来) 一、经济恢复时期:美国霸主地位 二战后的国际形势 经济形势恶化 发达国家的国际环境恶化 恢复情况 西欧与日本快速发展的原因 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 美国的大力扶持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战争发动国 德、意、日以军事失败而告终,经济上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战胜国 英法两国经济也遭到严重的削弱。 总之,当战争结束时,西欧和日本生产衰退、交通瘫痪、燃料短缺、食品匮乏、住房不足等等,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发达国家的国际环境恶化 社会主义威胁: 战后一系列欧洲和亚洲国家脱离了资本主义体系,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到1949年,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占到世界人口的35.5%,土地面积占了25.9%; 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崩溃: 战后,亚非拉国家人民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使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和掠夺体系崩溃。拥有140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5亿人口的大英帝国的解体,使英国丧失了各种特权、贡赋和优惠条件。 美国的大力扶持 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1948~1951年美国向欧洲16国提供131亿美元援助,其中88%是赠款,其余是贷款。英国接受援助最多。 怀特计划: 1944年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时建立 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推行国有化政策;( 英国) (2)推行经济计划化;(法国) (3)推行“福利国家”等社会经济政策。(英国)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美苏两极抗衡、美国霸权地位面临挑战 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 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高速增长 二战前后20年经济增长比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1919—1938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年平均为2.3%。 1951—1970年间的20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3%,而且经济高速增长几乎席卷了西方所有国家,带有很大的普遍性(表9-2) ,也席卷了各个领域,带有明显的全面性。 表9-2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和战前GNP实际年均增长率比较 (%) 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 劳动生产率提高原因 战后发生了以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得生产实现了自动化,也标志着经济现代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由上升转为下降,而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到70年代已经占到国民收入的60%左右。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20年间,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都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但各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差异很大。日本增长最快,联邦德国和法国其次,美英两国最慢。 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从1950年的1.6%上升为1970年的9.5%,同期在资本主义国家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从1.5%上升为6.9%。相反,同期的美国工业的比重从48.7%下降为37.8%,贸易额从18.1%下降为15.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道路运输管理实务》课件——第五章 特种货物运输业务组织.pptx VIP
- A公司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docx VIP
- 高压供电系统的设计.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1 单元 分类与整理 第4课时 练一练.pptx VIP
- 装修合同协议书工装.doc VIP
- 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6个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一种电子烟挥发性气体检测报警装置.pdf VIP
- 《道路运输管理实务》课件——第四章 零担货物运输业务组织.pptx VIP
- 中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讲》 第二讲 璀璨华章——文学经典.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