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述 类型与原理 应用 概 述 电子显微分析是利用聚焦电子束与试样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物理信号分析试样的微区形貌/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主要有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 由于光波的波动性,使得由透镜各部分折射到像平面上的像点及其周围区域的光波发生相互干涉作用,产生衍射效应。一个理想的物点,经过透镜成像时,由于衍射效应,在像平面上形成的不再是一个像点,而是一个具有一定尺寸的中央亮斑和周围明暗相间的圆环所构成的Airy斑。如图5-1所示。 一、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 雷列—阿贝公式: r=0.61λ/nsinα 式中:r——分辨本领(nm),试样在显微镜上能分辨的两个点间的最小距离。 λ——照明源的波长(nm) n——透镜上下方介质的折射率 α——透镜孔径半角(度) nsinα——数值孔径,用N·A表示 有效放大倍数 上式说明,光学透镜的分辨本领主要取决于照明源的波长。半波长是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理论极限。可见光的最短波长是390nm,也就是说光学显微镜的最高分辨率是≈200nm。 一般地人眼的分辨本领是大约0.2mm,光学显微镜的最大分辨率大约是0.2μm。把0.2μm放大到0.2mm让人眼能分辨的放大倍数是1000倍。这个放大倍数称之为有效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在0.2μm时,其有效放大倍数是1000倍。 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做的更高,但是,高出的部分对提高分辨率没有贡献,仅仅是让人眼观察更舒服而已。所以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最高在1000-1500之间。 如何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 要想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关键是降低照明光源的波长。 顺着电磁波谱朝短波长方向寻找,紫外光的波长在13-390nm之间,比可见光短多了。但是大多数物质都强烈地吸收紫外光,因此紫外光难以作为照明光源。 更短的波长是X射线。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能使X射线改变方向、发生折射和聚焦成象的物质,也就是说还没有X射线的透镜存在。因此X射线也不能作为显微镜的照明光源。 除了电磁波谱外,在物质波中,电子波不仅具有短波长,而且存在使之发生折射聚焦的物质。所以电子波可以作为照明光源,由此形成电子显微镜。 电子波长 根据德布罗意(de Broglie)的观点,运动的电子除了具有粒子性外,还具有波动性。这一点上和可见光相似。电子波的波长取决于电子运动的速度和质量,即 式中,h为普郎克常数:h=6.626×10-34J.s;m为电子质量;v为电子运动速度,它和加速电压U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即 式中e为电子所带电荷,e=1.6×10-19C。整理得: 不同加速电压下的电子波波长 加速电压 电子波波长 加速电压 电子波波长 U/KV λ/nm U/KV λ/nm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信号 一、背散射电子(backscattering electron) 背散射电于是指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 其中包括弹性背散射电子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 弹性背散射电子是指被样品中原子核反弹回来的散射角大于90?的那些入射电子,其能量基本上没有变化。 弹性背散射电子的能量为数千到数万电子伏。 非弹性背散射电子是入射电子和核外电子撞击后产生非弹性散射而造成的,不仅能量变化,方向也发生变化。 如果有些电子经多次散射后仍能反弹出样品表面,这就形成非弹性背散射电子。 一、背散射电子(backscattering electron) 非弹性背散射电子的能量分布范围很宽,从数十电子伏到数千电子伏。 从数量上看,弹性背散射电子远比非弹性背散射电子所占的份额多。 背散射电子的产生范围在1000 ?到1 ?m深,由于背散射电子的产额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利用背散射电子作为成像信号不仅能分析形貌特征,也可用来显示原子序数衬度,定性地进行成分分析。 二、二次电子(secondary electron) 二次电子是指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的核外电子。 由于原子核和外层价电子间的结合能很小,因此外层的电子比较容易和原子脱离。当原子的核外电子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