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国平 代表著作 周国平写少女伊莎贝尔的故事,伊莎贝尔面对死亡时的种种表现:“你的坦然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受了那个最重大的决定的影响:我们一直生活在真实中。” 阿尔贝特·施韦泽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一命题。 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严谨的思路和思想上的穿透力。 三、体会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 四、让学生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 一、理解“敬畏生命” 这一命题及它与生命的休戚与共的联系。 二、掌握文章的脉络与结构。 三、本文质朴的语言风格以及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语言。 作者简介 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法国著名伦理学家、神学家、医生; 非洲之子; 1952年当选为法兰西伦理学和政治学学院院士,同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施韦泽勤于著述,在多个领域卓有建树。他在《文化和伦理》等书和其他文章中阐述的生命伦理学思想影响最为广泛。其著作另有《耶稣生平研究史》、《文化的衰落和重建》、《我的生平和思想》、《歌德·人和事业》等。 背景简介 1915年,施韦泽来到非洲丛林,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蔑视生命的悲剧,提出了“敬畏生命” Reverenceforlife 的理念,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 敬畏一切生命是施韦泽生命伦理学的基石。他把伦理学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功能。只有当人类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1、中心论点:人类要敬畏其他生命 2、论证:从善恶观切入;人与自然对比;误区及解决 3、说理特点:1)明确角度;2)对比论证;3)语言流畅有感染力(排比、抒情、哲理) 艺术赏析 一、语言质朴。 作者善于运用简洁、质朴的语言提出作者个人的观点。 二、善于运用连续的疑问句。 如文章第七段和第八段等,整段都采用疑问句的方式,层层推进,论说自然律和道德律统一的重要性。 三、语言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如“上帝是一切产生的力量”等,这些语言与作者的出生和生活环境有关,需要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加以注意,考虑到作者的宗教信仰等一系列的问题。 思考与练习 一、 结合本文,谈谈施韦泽所主张的生命伦理学的基本特色。 二、 应该怎样理解“我们生存在世界之中,世界也生存在我们之中”? 三、 本文作者所希望的“自然律与道德律”的理想关系是什么? 资料链接 相关评论 作者介绍 主要作品 教学参考 扩展阅读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 像史怀泽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爱因斯坦《质朴的伟大》) 阿尔贝特·施韦泽是现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他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魏德东《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兼与佛教“不杀生”戒比较》) 施韦泽所面临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消失,相反在某些方面还在不断加深着,因此以施韦泽“敬畏生命”理念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在当今仍然不断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魏德东《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兼与佛教“不杀生”戒比较》) 在20世纪以来全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史怀泽从生命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思想理念,契合了时机,这是他获得崇高声誉的社会背景。”“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绿色运动和生态伦理提供新的思想基础。(魏德东《史怀泽和〈敬畏生命〉》 ) 阿尔贝特·施韦泽(有的译为施怀泽)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创立了全新的敬畏生命伦理。(王学进《需要校正错位的生命伦理 》) 作者介绍 1875年,史怀泽诞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精通德、法两种语言,他先后获得哲学、神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还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研究专家。1904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他听到刚果缺少医生的呼吁,决定到非洲行医。历经9年的学习,他在38岁的时候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史怀泽于1913年来到非洲,在加蓬的兰巴雷内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他获得了1952年的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