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发酵工程上游技术发展及发酵液的预处理讲解.pptVIP

第十一章发酵工程上游技术发展及发酵液的预处理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用凝聚剂——高价阳离子 凝聚能力的次序为: Al3+Fe3+H+Ca2+Mg2+K+Na+Li+ 常用电解质: Al2(SO4)3·18H2O、AlCl3·6H2O、FeCl3、ZnSO4、MgSO4 絮 凝 絮凝: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使胶体粒子交联成网,形成较大絮凝团的过程。 絮凝剂:是一种能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高达数万至千万,具有长链结构,含有活性官能团,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力等作用力强烈的吸附在胶粒表面。 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机理 常用絮凝剂: 人工高分子聚合物: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聚乙稀亚胺的衍生物 无机高分子聚合物:聚合铝盐、聚合铁盐 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葡聚糖、明胶、骨胶 微生物絮凝剂:糖蛋白,粘多糖,纤维素,核酸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絮凝效果与絮凝剂的类型、剂量、溶液pH、搅拌速度、处理时间等有关。 图1 絮凝剂添加量对絮凝液滤速的影响 混 凝 将凝集和絮凝机理混合使用的方法,叫做混凝,适用于带电荷的菌体或蛋白质。 混凝的使用一般会先加入电解质,之后再加入絮凝剂,达到凝集和絮凝的双重效果。 4、加入助滤剂 惰性助滤剂:一种颗粒均匀、质地坚硬、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能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大,提高过滤能力和生产效率,改善滤液澄清度,降低过滤成本。 硅藻土 石棉 常用助滤剂:硅藻土、纤维素、石棉粉、珍珠岩、白土、碳粒、淀粉等。 助滤剂的使用方法: 在过滤介质表面预涂助滤剂或者直接加入发酵液中 5、加入反应剂 加入某些不影响目的产物的反应剂,可以消除发酵液中的某些杂质对过滤的影响,从而提高过滤速率。 加入反应剂可以产生不溶性沉淀,防止菌体黏结,改善过滤性质。 三、发酵液的相对纯化 杂蛋白的其他去除方法 变性沉淀 热变性:适于热稳定物质 大幅度调整pH:根据产物特性反向调节, 加有机溶剂 等电点沉淀 化合法沉淀 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质与阴离子形成沉淀,如:三氯乙酸,水杨酸盐,钨酸盐,苦味酸盐,鞣酸盐,过氯酸盐等 在碱性溶液中,与阳离子形成沉淀,如:Ag+,Cu2+,Zn2+,Fe3+,Pb2+等 高价无机离子的去除 Ga2+:加入草酸和草酸盐,生成草酸钙;加入磷酸盐,生成磷酸钙 Mg2+:加入草酸;加入磷酸盐,生成磷酸镁;三聚磷酸钠(Na5P3O10),生成可溶性络合物 Fe3+:加入黄血盐,生成普鲁士兰沉淀 四、固液分离工程及设备 过滤法 离心法 切向流过滤法 1、过滤法 在某一支撑物上放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留下。 过滤介质的种类 无定形颗粒:活性炭、砂和无烟煤等; 形成颗粒:烧结金属、烧结塑料、合成树脂等; 非金属织布棉、化纤、玻璃纤维纸品等; 金属织布 无纺布、石棉、合成纤维等。 图2 过滤介质的清除能力(以去除最小颗粒直径表示) 一般过滤设备分类:重力过滤、加压过滤、真空过滤和离心过滤 过滤设备 图3 水平圆盘过滤器 1—分配头 2—螺旋输送器 3—过滤盘 图4 水平回转翻盘式真空过滤器 板框式压滤机 真空转鼓过滤机 硅藻土过滤机 过滤机类别 板框式压滤机 适用范围: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发酵液的固液分离;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耐受力强、动力消耗少; 缺点:设备笨重、劳动强度大、间歇操作、生产效率低。 * * 主讲:鲍成满 第十一章 发酵工程下游技术发展及发酵液的预处理 第一节 发酵工程下游技术发展 第二节 发酵液预处理 第一节 发酵工程下游技术发展 发酵工程下游技术领域 发酵工程下游技术过程和发展动态 发酵工程下游技术原理 一、发酵工程下游技术领域 什么是发酵工程下游技术? ——是指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生物产品的过程。 发酵工程下游技术的范畴包括:物质分离和产品加工。 从发酵液中可以获得的产物 发酵产品特性 发酵液组成特点 发酵产物后处理过程的分离纯化必须的注意事项 1、从发酵液中可以获得的产物 从发酵液中获得的产物可以是多种,如抗生素、核酸、多肽、维生素等,分为如下三类: 代谢产物 菌体及胞内产物 酶 2、发酵产品特性 在发酵液或培养液中产物浓度很低 含有产物的初始物料组成复杂 发酵产物多为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差,易失活 发酵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各种分子量和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 许多产品作为医药、食品和生物试剂时要求较严格; 3、发酵液组成特点 发酵液大部分是水 发酵液中发酵产物浓度较低,一般低于10% 发酵液中悬浮固形物主要含有菌体和蛋白质胶体,会影响分离过程 发酵液的培养基残

文档评论(0)

美洲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