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组成员: 李强(组长) 黄建辉 易飞 武立阳 张宇 王志峰
小组单位: 化工1203班
行程日期: 2013年3月22日
红楼文化之行
孙中山先生纪念雕像
红楼,即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即清末湖北谘议局的旧址,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在此建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建立了纪念馆.
“红楼”——大清王朝的断头台,默默地诉说着这段历史的壮歌。“红楼”始建于1909年,当时作为湖北省资议局办公楼。当年张之洞兴办洋务运动也使这楼被刻画上西洋文化的痕迹。然而洋务运动挽救不了腐败的清朝,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举行了震惊中外、名垂千史的武昌起义,次日就在这楼里,成立了革命军政府,宣布废除清朝封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从而将大清王朝以及数千年的中国封建帝制推上了历史的断头台。“红楼”是历史的见证人,透过她我们仿佛能聆听到起义将士们的欢呼声,目睹到起义将士们的骄健身影。武昌起义一声炮响,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王朝。她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和今天的现实意义我们都应该大书而特书。
1912年4月,孙中山在武昌鱼湖北军政界人士合影。
孙武
鄂军都督黎元洪(右一)在汉口前线督师
湖广总督张之洞写字
黎 布告
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端正(中坐)在武汉
办公、会议旧址
黄兴
黎元洪
唐群英
田桐
身处在红楼文化遗址之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前人们的伟大,还有那中华儿女的自强之心,生生不息。
最后,我们合影留念,结束了此次充满意义的红楼文化之行。
作者:金一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第一章 地火——红色政权为什 么能够存在
第二章 东方之梦
第三章 岩浆
第四章 “围剿”
第五章 崛起
第六章 陷落
第七章 突破
第八章 湘江,湘江
第九章 烈火真金
第十章 瞩目大西南
第十一章 苦难辉煌
第十二章 大渡桥横铁索寒
第十三章 阴见多云
第十四章 福兮祸所倚
第十五章 历史与个人
第十六章 狂飙歌
读《苦难辉煌》有感
这是我大学里的第一份近代史作业——阅读金一南的《苦难辉煌》。我并不钟爱于这类书,所以花了很久的时间才将这本书慢慢浏览完,当然,读一本书定是会对其产生一些思索的,并有感于心。
《苦难辉煌》这本书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和军队早年的革命史,围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
应该说,中国共产党和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赢得了无数辉煌胜利。金一南为什么单单选择这段历史,究竟想说明什么问题?我觉得从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看,这段历史确实惊心动魄,具有里程碑意义,值得大书特书,最能回答“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问题。但仅仅是这样吗?我觉得还不尽然。这本书看似讲历史,实则讲今天;看似问过去,实则问未来。现在,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经济规模、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但理想信仰、精神追求、道德文化等软实力差距还很大。国家和民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与精神层面的东西轰然而遇。当物质极大丰富后,我们的信念寄托、精神归宿在哪里?社会上为什么出现那么多伦理危机、丑恶现象?这是我们的国家、民族走向未来无法回避的重大命题。梁启超讲过,过去中国失败,表面看是器物上有差距,再细看是制度上的差距,再往深里看是文化上的差距。金一南先生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历史问题,表现了可贵的问题意识。从问题开始,将以肯定结束;从肯定开始,将以问题告终。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时代表现自己精神状态最实际的呼声。有一种说法:不满现状最具破坏性也最具创造性。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牛顿的问题意识的确很强,在他之前苹果从树上掉下多少年,唯有牛顿把它当作问题,这才有了物理学上最伟大的发现。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那么发达,后来落
后呢?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大师?这些问题都引领了前进的方向。这本书提出的问题比较好,提炼的思想也很深刻,这也是我们当前需要大力提倡的治学态度。要不断地提出问题,给自己提问题,给别人提问题,给世界提问题。只有不断地提出问题,
才能激活我们的思想,才能做好学问,培养一流人才。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历史是相对的,辨证的。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现在相对未来是历史。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我常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