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VIP

高三语文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注:印章颜色为红色 A.标志以中国传统印章的造型呈现,古朴、厚重,具有古典美和历史感,印章大气,红色热烈,喜庆气氛盎然。 B.标志上方以瘦西湖五亭桥作为扬州的象征,数字下方水波寓意丰富:城市依古邗沟而建,运河水养育了扬州的历史和今天。 C.标志中的数字“2500”被处理成了祥云纹,仿春秋瓦当上的“羊”纹,借喻吉祥之意,也指明了扬州2500年的厚重历史。 D.标志中数字“2500”和下方水波纹构成一艘扬波起航的龙舟形状,寓意扬州承担着把悠久的中华文化传布海外的伟大使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项“把中华文化传布海外”与城庆主题不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18) 后面题目 三槐堂铭并序 苏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①,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②,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①晋国王公:下文称晋公,王祜。②魏国文正公:指王旦,封魏国公,谥文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阅千岁而不改者 阅:经历 B.今夫寓物于人 寓:寄存 C.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 略:大致 D.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艾:到达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指出,世上谈论天理的人,往往都不等到天理最后彰显就去求取善恶回报,因而世人常常认为天理是不可捉摸的。 B.晋公自身修养德行,几十年后,子孙后代中出现了很多的贤能之士,这就印证了作者的观点:善行会有善报。 C.作者比较了王祜的后人与李栖筠的后人,认为王李两家子孙的才能、气质、功名富贵和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 D.铭中也指出,与王祜等相比,我辈小人,早晨不考虑晚上,只知窥察时机,追求名利,哪里还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 8.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4分) ②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4分) 9.“三槐”与王家人有着怎样的关联? 请。(4分) ②天下人都希望他能出任宰相,但是他最终由于性情正直而不为当世所容。(4分。“望”、“卒”,“直道”、被动句式,各1分。) 9.①(晋公)手植三槐于庭 ②魏公之业,与槐俱萌 ③(魏公)归视其家,槐阴满庭 ④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解析】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理解,实词理解要结合句子,句子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本题 D “王氏之福盖未艾也”结合文意理解大意是“王氏的福份大概还没有完结吧”。可见这里的“艾”不是“到达”,而是“停止”。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C.“作者比较了王祜的后人与李栖筠的后人,认为王李两家子孙的才能、气质、功名富贵和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理解错误。原文理解是“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即“李栖筠之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差不多,但在忠信仁厚方面,却赶不上魏国公父子”。可见“忠信仁厚等都不相上下”的说法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