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电梯重点分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电梯发展简史 大家知道电梯的历史发展吗?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 电梯是什么?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进行升降或者平行送人、货的机电设备,它包括载人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随着高层建筑兴建而发展起来垂直方向运输工具,称为升降机,当电力拖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广泛应用后则称为电梯。 电梯的技术发展史 人类最早用的是卷筒式卷扬机 1853年美国人奥的斯发明了安全钳,并于1858年在美国安装第一台载人客梯。 中国最早的一部电梯出现在上海,是由美国奥的斯公司于1901年安装的。1932年由美国奥的斯公司安装在天津利顺德酒店的电梯至今还在安全运转着。1951年,党中央提出要在天安门安装一台由我国自行制造的电梯,天津从庆生电机厂荣接此任,四个月后不辱使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动力拖动系统的发展 早期升降机的动力来源是人力、畜力 1835年引入蒸汽机作动力 1889年使用电动机作为动力 而最先出现电力拖动系统是直流拖动系统 20世纪70年代前随着楼层越来越高出现直流调速拖动系统 20世纪70年代初因直流电动机结构复杂等因素出现交流调速系统,称ACVV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现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称VVVF 传动方式的发展 早期的电梯动力传送方式是鼓轮牵引式 1903年传动方式以摩擦曳引式代替鼓轮牵引式,称为曳引式电梯 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前主要采用继电器逻辑电路进行控制 1976年微机系统开始代替继电器逻辑电路 20世纪90年代我国研制出PLC可编程控制系统 第二节电梯基本结构 大家还记得八大系统和四大空间吗? 电梯八大系统 曳引系统 导向系统 门系统 轿厢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问题:电梯基本组成部分?以上系统分别代表哪部分? 四大空间 从空间上划分 机房部分-曳引机、控制柜、导向轮、限速器、机械极限开关、电源开关等。 井道部分-导轨、导轨支架、对重装置、缓冲器、限速器张紧装置、补偿链、越程开关等 轿厢部分-轿厢、轿厢门、安全钳装置、平层装置、称重装置、导靴、开关门装置、轿内操纵箱等。 层站部分-层门、呼梯装置、自动门锁装置、楼层显示装置等。 各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曳引系统作用:是输出和传递动力,曳引轿厢和对重上下运行。 组成:曳引机、曳引绳、导向轮、反绳轮、复绕轮等 导向系统作用: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其只能沿着固定导轨作上下运行。 组成:导轨、导轨连接板、导靴、导轨支架等 门系统作用:封锁层站、轿厢的出入口 组成:层门、轿厢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等 轿厢系统作用:运载人员或其他载荷 组成:轿厢、轿厢架 重量平衡系统作用:平衡轿厢的重量,使电梯在工作中,轿厢和对重之间的重量差保持某一个限额内,使曳引机克服轿厢和对重之间的重量差便能驱动电梯,保证电梯的曳引传动正常运行。 组成:对重装置、曳引绳补偿装置 安全保护系统作用:保证电梯使用安全,防止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事故发生。 组成: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极限开关、超载装置、端站限速装置、安全触板等 电力拖动系统作用: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组成:曳引电机、供电系统、调速装置等 电气控制系统作用: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组成:控制柜、操纵装置、轿厢位置显示装置、平层装置、选层器等 第三节电梯的分类和控制方式 电梯分类有哪些类型?下面我们共同学习 国际ISO 4190的分类方法 Ⅰ类: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Ⅱ类: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Ⅲ类:为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 Ⅳ类:为运送通常有人伴随的货物而设计的电梯。 Ⅴ类:杂物电梯。 23 电梯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 乘客电梯(TK)、载货电梯(TH)、客货(两用)电梯(TL)、病床电梯(TB)、住宅电梯(TZ)、杂物电梯(TW)、船用电梯(TC)、观光电梯(TG)、车辆电梯(TQ) 按运行速度分类 超高速电梯:3m/s ~ 10m/s 或更高的电梯,常用于超高层建筑物内; 高速电梯: 2m/s ~ 3m/s的电梯。如2m/s、 2.5m/s、 3m/s等; 快速电梯: 1m/s 而 ≤2m/s 的电梯,如1.5m/s、 1.75m/s等; 低速电梯: 1m/s 及以下的电梯,如0.25、 0.5、 0.75、 1m/s等 24 电梯的分类 按拖动方式分类 直流电梯(Z) 其曳引电动机为直流电动机,通常为采用可控硅直接供电的可控硅-电动机拖动系统; 性能优良、梯速较快,通常用于高速电梯。 交流电梯(J) 双速电梯( 2-SP) 交流调压调速电梯(ACVV) 交流调频调压电梯(VVVF) 液压电梯(Y) 直顶式:其油缸柱塞直接支撑轿厢,使轿厢升降; 间接顶升式:其油缸柱塞设置在井道侧面,借助曳引绳通过滑轮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