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一单元教学案.docVIP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一单元教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时空坐标】 第1讲 农耕时代的农业 【纲标定位】 考纲展示 课标要求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土地制度 掌握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主干回顾】 知识点一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 1.农业的起源 (1)发展历程: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2)地域差别: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从耒耜到曲辕犁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2)春秋战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4)农具改革: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5)灌溉工具: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上古时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 (2都江堰、郑国渠。 (3)西汉时期: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4)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 (5)经验总结:在300多种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知识点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土地所有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制。 经营方式: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租佃关系。 (2)发展 (3)影响 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 ……西周时期那种①“千耦其耘”的大规模集体耕作制到秦汉则以“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小家庭耕作制为主。 孟意华《中华文化产生形成的基础》 二 ②女汲涧中。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三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四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注】①耦:二人并耕;耘:除田间杂草。译为千对农人在耕地。 【注】②反映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分工简单。 【注】③指理所当然的事。 【注】④不定期征收田赋、税款毫无节制。 史料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方式由集体耕作制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耕作制过渡。 史料二反映小农经济的特点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 史料三反映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 史料四体现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历史地位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 (1)历史地位: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 (2)影响因素:耕作方式、技术的变革小农经济自身的特点政府的政策自然灾害等因素。 主题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 “普天之下莫非①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②公田遂及我私。” 《诗经·小雅·大田》 二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④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三 ……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⑤赁田以耕亦其势也。 张履祥《补农书·总论》 【注】①指周王此处也可理解为代指“国家”。 【注】②指井田即周王分封给贵族的土地贵族需缴纳赋税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注】③反映了土地个人私有现象的出现。 【注】④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注】⑤指土地租赁现象。 史料一表明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贵族只有使用权到春秋时期井田制 史料二表明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赋税沉重,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 史料三表明明清时期由于人多地少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变革的根源。 答案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 【考点】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生产工具变革(耧车) 【解析】由材料内容“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知,该工具为播种工具,A项所示图片为耦犁,其为翻土工具,故A项错误;B项所示图片为耧车,其为西汉时期发明的播种工具,故B项正确;C项所示为曹魏时期翻车的模型,其为灌溉工具,故C项错误;D项所示为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翻土工具曲辕犁,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5·江苏单科·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

文档评论(0)

三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