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失效(第6章)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0/11/2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整体改革 第一节 疲劳应力应变和疲劳强度 第二节 金属在疲劳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损伤 第三节 疲劳裂纹的萌生 第四节 疲劳裂纹的扩展及断口形貌 第五节 疲劳断口宏观分析 第六章 疲劳断裂失效分析思路 第七节 疲劳寿命及其影响因素 ? 解理疲劳断口的典型特征是解理疲劳辉纹及与之相垂直的解理河流共存,如图6-34。 ? 三、瞬断区 此时,由于有效截面很小,加上裂纹很深而应力集中,应力强度因子达到很高水平,其断裂过程同单调加载的情形相似。 ? 疲劳断口分析的目的在于:①判定其是否属于疲劳断裂;②找出疲劳启裂源,然后可进一步分析启裂与材料成份、组织、性能、冶金缺陷、零件形状及表面状态、应力集中、工艺缺陷、载荷水平等的关系;③判断导致断裂的载荷性质及水平;④估计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估计寿命。然后可进一步推论其应力主要来源;⑤介质在扩展中的作用。 ? 上节提到疲劳断口包括斜断口的第I阶段,正断口第II阶段及瞬断区。由于第I阶段断口很小(一、二个晶粒深);第II阶段的初期△K很小,裂纹扩展很慢,断口表面往往被压缩磨擦成光滑的一片,所以,实践中常将此两区合标为疲劳源区或叫核心区,随后是扩展区,实为第II阶段扩展期中具有明显扩展特征的区域,最后为一次断裂性质的瞬断区。疲劳源和扩展区均为宏观脆性,看不出塑性变形。瞬断区的塑性表现视材料性质而定,与尖裂纹的一次加载断裂相同。 ? 扩展区中的贝纹线(或叫海滩花样)是疲劳断口,尤其是工况下高周次疲劳断口中最本质的宏观特征,图6-41为40钢长轴旋转弯曲疲劳断口。其中的贝纹线(海滩花样)十分清楚。 ? 不要将贝纹线与疲劳辉纹混为一体,后者是每一载荷循环引起的裂纹扩展一步所留下的微观条带,而前者是宏观的,贝纹形成的原因是疲劳载荷谱的阶段性变化,例如各个时期应力幅不同,工作与休息(开、停车)的交替,环境介质和温度的较大变化等。因而在单一载荷谱连续疲劳试验断口上不会有贝纹线。 ? 显然,贝纹线也反映瞬时的裂纹前沿和裂纹扩展的方向,因而也就间接地反映出裂纹源的位置,载荷性质(拉、扭、弯)应力水平、应力集中的情况。图6-42显示由六个疲劳源出发的贝纹。多疲劳源往往是因为零件形状造成多个应力集中或由于应力水平高所致。 ? ? ? ? ? ? 一、劳寿命的构成 根据上面讨论,可把疲劳损伤及断裂的发展进程列于表3-1。 分期 微观断口范围及其特征 宏观断口分区 寿命构成 裂纹萌生 <0.1um 核心区 No 扩展第I阶段 斜断口,1~2个晶位深  扩展第II阶段 正断口 光亮区,无特征 有贝纹或辉纹或其它晶体学特征 扩展区 Ns 瞬断 一次单调加载断口形貌 瞬断区 N<1 ? ? ? 疲劳寿命以周次计,Nf=No+Ns,No/Nf或Ns/Nf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无很精确的比例关系,但大体上说来:①高周次疲劳的No/Nf比低周疲劳时为大。②纯金属比合金的No/Nf小。这似乎可以说明εp是促成启裂的重要因素。 ? ? 二、速率公式和扩展速率曲线 关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力学参量的关系,曾提出过许多的经验式,其中广为人们接受和利用的是Paris公式。该公式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 ? 这里, 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c和m为材料常数(实测得出)。△K为线弹性断裂力学参数K的变化幅度,△K=(Kmax-Kmin),对于I型裂纹,为KI的变化量。在外载(名义应力σ)一定的条件下,KI与裂纹深度和长度有关。例如某些简单的情况下,可表达为 这里的α是由零件或试样形状、裂纹形态及位置(穿透型、表面型或埋藏型等)决定的参数。 ? ? 实际上Paris公式是 =f(△k)扩展速率曲线的中段的近似描述,然而是很有用的一段。 =f(△k)的关系曲线是由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如图6-58所示。由图可知疲劳扩展情况可以分为几个区段。 ? ? 当△k<△kth时, →0,△kth叫做疲劳裂纹扩展应力强度因子幅门槛值。一般工程上实测,是按 ≤10-7mm/次时确定△kth。 ? ? 曲线的A段, ≤10-5mm/次。此时是由于名义应力幅△σ小或由于裂纹浅而△k较小。这种扩展速率形成的辉纹需在200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在外载荷谱不变的情况下,疲劳裂纹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中,到这一阶段完成前,累计寿命就大体相当于前面的NO。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