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与发展第二版201405103303要点.doc

红砖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与发展第二版201405103303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砖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闽南先民为了适应木区域滨海丘陵的地理环境和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在传承的基础上又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红砖、赤瓦、白石基”的古厝式红砖民居区。外观造型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尤其在石雕、砖雕、木雕及彩绘泥塑、交趾陶、瓷片剪粘等装饰技艺方而,别具一格,体现了闽南文化的丰富内涵。本文分析了闽南红砖文化在建筑中的运用,本文从石雕、砖雕、木雕与才会等角度对闽南红砖文化在建筑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目录 一、石雕 1 二、砖雕 2 三、木雕 4 四、彩绘泥塑、交趾陶和五彩瓷片剪粘 5 结语 6 参考文献 8 闽南先民为了适应木区域滨海丘陵的地理环境和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在传承的基础上又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红砖、赤瓦、白石基”的古厝式红砖民居(图1),外观造型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尤其在石雕、砖雕、木雕及彩绘泥塑、交趾陶、瓷片剪粘等装饰技艺方而,别具一格,体现了闽南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石雕 闽南红砖民居通常也称古厝,它在建筑材料上广泛运用白色花岗岩石和青色的辉绿岩(又称青斗石)。古厝中的石构件无处不在,从石砖(屋檐下台阶)、石阶(踏脚石)、“柜台脚”(墙脚)、墙裙墙堵、条石墙体,到石制门框门梁、窗框窗台以及抱鼓石门墩石、柱础栏杆,甚至大井埋院地而等,因此,装饰性的石雕运用得很多,技法多样。这些雕饰往往集中表现在建筑正而墙体(镜而墙)和大门的两侧、廊道墙壁、大井周围等。红砖民居中常见正而墙裙用磨光的大石板密缝拼砌,平整光滑,而墙体下部靠近地而的墙脚浮雕成夔龙纹“柜台脚”,墙脚转折处的勒角和壁柱则刻意浮雕花鸟图案,形成繁简对比,突出装饰效果。特别是墙体上质地细腻、颜色素雅的青石雕最为讲究,或以整块长方形雕花石板镶嵌于大门两侧,或以长条形浮雕石板形式横嵌于墙体下部、中腰或屋檐下。这些青石板一般是高浮雕或镂空透雕的繁复图案,是镜面墙重点突出的装饰,往往衬以白色花岗岩的浅浮雕花纹边饰(图2)。青白颜色相互搭配,显得典雅而高贵,在与红砖墙面的色彩相互映衬下更加富丽,而门边的浅刻花卉纹石雕板、题诗楹联则透露出房主的风雅情趣和文化品味。古厝中的条石窗棂很普遍,窗棂为奇数。古人以奇数为阳数,阳数为大,代表吉祥。窗棂缝隙小,可通风又防盗,并可转动调整角度便于采光挡雨,作用如同“百页窗”;豪华大厝还采用竹节窗、漏花窗、什锦窗等精美窗形。青石雕出竹节形窗棂,寓意“庆祝”。 石雕手法有透雕、浮雕、浅浮雕、线刻、剔地和压地隐起等。仅浮雕手法就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将所雕物件立面凸出的浮雕,轮廓圆润起伏,富有层次变化,运用于廊道或门厅的雕花板;还有将图案的边廓直雕并剔地,轮廓转角平直,所雕图案平面凸起,多作为边饰或地纹,见于石阶、“柜台脚”和窗框。 石雕题材丰富,各含典故寓意。既有刀光剑影、战马嘶鸣的打斗场面,也有“渔樵耕读”“仕农工商”的日常生活写照,还有寓意吉祥平安、富贵有余的壶瓶钟鼎、花鸟鱼虫图案,以及广为流传的《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西厢记》等古典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和宣扬忠孝礼仪、神道思想的“二十四孝”“封神演义”等内容。精细的石活还体现在各式精巧的雕花柱础、门当、门臼上。 二、砖雕 典型闽南红砖民居大量运用红砖装饰,除了正面墙体或主要墙面以红砖组砌或砖片拼砌、白灰勾缝构形成“福”“禄”“寿”等吉祥文字、万字锦、八卦形及龟甲形或团花等图案(图3),有的以模印花纹的红砖密缝拼砌,组合成整堵花纹墙面(图4),并以精美的砖雕来装饰民居的门面和厅堂墙裙。闽南砖雕的材料和技艺都有别于其它地方的青砖雕刻,它就地取材,以当地特有的红色细腻粘土加上其特有的烧制技术,烧造出颜色赤红、不易变形的红砖。由于受其材料规格的制约和雕制工艺的影响,闽南砖雕采用平面阴刻和浅浮雕的形式较为多见,而透雕和圆雕较为少见。 砖雕手法可分为“窑前雕”和“窑后雕”。“窑前雕”是指在入窑前的泥坯上雕刻,因此图案如同浅浮雕效果,轮廓和线条圆润流畅,花纹深浅翻转变化自然,这种技法多创作较大幅的作品,以及雕刻后、经烧成、再组拼的楹联文字(图5)。“窑后雕”是在烧好的红砖上进行切割和用凿子、利器精雕细刻,线条较为生硬,细观之下,轮廓和线条边缘有微小的锯齿状剥落和崩裂,如同运用篆刻刀法,它较“窑前雕”更具金石味,作品更加精细入微,也更具粗犷原始和质朴古拙的特征。这可能是源自闽南人对花岗岩石雕的钟爱和其过硬的石雕技巧。这种技法的砖雕画面大多平整而浅显,表面光亮,花纹图案不会因入窑烧造而变形,便于即兴创作雕刻和表现纹饰的细部(图6)。有的建筑上同时包含两种技法的砖雕。 图1:古厝式红砖民居 图2 高浮雕和透雕的青石板 图3 万字锦花纹镜面墙壁 图4 模印花纹红砖墙面 图5 窑前雕的楹联文字 图6 窑后雕的楹联文字 烧成后或雕刻后的砖雕作品通常为较薄的不同规格的方砖或长方砖形式,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