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央电视台的新大楼 (5)、约翰·伍重(1918—2008) ——2003年,最滞后的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 丹麦建筑师。1937-1942年在哥本哈根建筑学院学习,毕业后到瑞典居住了三年,受到建筑师阿斯普伦德的深刻影响;1946年曾一度在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处工作。伍重早期的主要作品有两栋建在丹麦的住宅(1952-1953)。1956年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设计竞赛中,由于评委会成员埃罗·沙里宁的鼎力推荐,伍重的方案获得首奖。 (6)、扎哈·哈迪德(1950—) ——2004年,现有唯一的女性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 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使她在学术界和公众中赢得了广泛声誉。中国首都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的设计和广州歌剧院也是扎哈·哈迪德所创作。 北京地标建筑:银河SOHO 广州歌剧院 (7)、王澍(1963—) ——2012年,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师 1963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 ■1985 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学士 ■1988 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1988至1995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2000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 ■现在中国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任教 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先生向王澍授奖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 中山陵音乐台 京奉铁路辽宁总站 刘敦祯(1897-1968年):我国第一代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1913-1921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1922年回国,1925年任教于我国第一所建筑院校—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科〔后并人中央大学),1943年任中央大学教授,1946年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1949^1952年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1960-1968年间任建筑系主任。1953年,创办中国建筑研究室。从1959年起主持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史》,“文革”后出版.其他重要学术著作有《中国住宅概说》、《苏州古典园林》,以及(刘敦祯文集》(1^4卷). 童寯(1900-1983年):我国第一代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1925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8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工作两年,1930年回国。1930-1931年任东北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1932年与赵深、陈植创建华盖建筑师事务所。1944年起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以后一直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建筑研究所副所长。 童寯 第二三代及当代建筑师: 和第一代建筑师们大都具有海外留学的背景所不同,第二代、第三代建筑师总体上是在本土高等建筑教育创立后由我国培养成长起来的。他们往往直接或间接师从于第一代建筑大师,并亲历了新中国的诞生、经济社会的起落和发展,也亲历了建筑教育的开拓与成熟,其创作历程和共和国的成长同步,因而其实践更多地根植于民族精神与现实国情。 第二代建筑师中不乏杰出的建筑家,他们既继承前人,又执著地进行着历史条件下的新探索.如清华大学吴良墉教授在北京菊儿胡改建中对新传统院落的塑造;东南大学齐康教授的代表作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福建武夷山庄等对现代艺术与人文精神的精炼与秉承;天津大学彭一刚教授设计的甲午海战纪念馆,则着力于雕塑般的纪念空间的尺度凝练。这些典例都极具时代意义和探索精神。 清华大学吴良墉教授:北京菊儿胡改建 东南大学齐康教授: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天津大学彭一刚:甲午海战纪念馆 第三代建筑师以及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建筑师们,则跻身于国际化潮流之中,其作品更具时代感与超前性。如程泰宁设计的杭州铁路新客站、浙江美术馆等作品,马国馨规划设计的北京亚运会建筑,刘力设计的炎黄艺术中心等,将扎实稳健的设计功底与新艺术探索更为深人紧密地结合于一体。 在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当代,还涌现出了以张永和、马清运、崔凯等为代表的新锐建筑师,他们纷纷在重大项目中崭露头角,其创作活动在新艺术、新空间、新技术和新思维等方面积极探索,一批批佳作不断呈现。 程泰宁设计的杭州铁路新客站 马国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 张永和:长城脚下公社 第三节 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 二、部分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奖建筑师作品 1、关于普利茨克建筑奖 由美国凯悦基金会(The Hyat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皮带硫化知识.doc VIP
- [紧固件]常用紧固件选型设计.pdf VIP
- 高速公路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首件施工方案.doc VIP
- 解读《GB_Z 44526 - 2024无损检测 操作能力鉴定》全面解读.docx VIP
- 本田GX630-660-690发动机维修手册.pdf VIP
- 2025四川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企业招聘产业招商等岗位9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全国通用)01-2023年秋季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20210129-中信建投-因子深度研究系列:高频订单失衡及价差因子.pdf VIP
- 发电厂检修规程.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素质调研七年级英语试题(含听力材料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